李元青询问了唐燕的意见。
要不要在他离开剧组之前给那些人一点教训?
“我是整个项目的金主。
真让她们遭点殃轻轻松松,她们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唐燕摇摇头。
“我最多还有两三天就杀青了。
做这些也没有意义。”
唐燕更担心,自己刚出道会不会因为这件事落个恶名。
李元青恨铁不成钢。
刘奕菲倒是很理解唐燕。
她们都不是想给自己惹麻烦的人。
刘奕菲也突然理解李元青为什么不让她接《金粉世家》。
以自己的水平和性格。
在剧组小社会里怕是也会和唐燕一样,受到其他人的排挤。
李元青还是在《天下第一》剧组待到了唐燕杀青。
这期间,李元青拉着王晶一块接受采访,为《天下第一》热度造势。
国内娱乐圈真的对李元青太好奇了。
因为距离太远,加上他本人以及公司蒸蒸日上,能给他安的头衔、编的故事实在太多了。
有人说他从小天赋非凡,去李元青的母校询问老师和同学,大部分都给了非常正面的评价。
家教不错,才思敏捷。
去永泰酒店找老员工,个个都夸李家小公子一表人才,老板一家家庭和睦,为子女教育付出很多。
李元青回国后看了一眼这些报纸文章,真觉得这些记者没有水平。
无论老师、同学还是老员工。
谁会莫名其妙得罪他呢?
可不得尽捡好听的说?
加上国内重视孩子教育的风气。
真有不少家长把这些文章信以为真,将他塑造成“别人家的孩子”。
一传十,十传百。
连李元青都不禁想问。
“我小时候真有这么厉害?”
当然,他内心十分清楚。
如果没有那次意外以及增加的记忆,他也顶多是个受良好教育的富二代。
所以,当记者因好奇李元青的信息而偏离此次采访时。
李元青总会把节奏拉回来。
“我的童年绝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传奇。
你们不要幻想和编造我的过往。
我在国内就是安安分分读书,连三好学生都没拿几个。
如果我有上清北的实力。
我就没必要涉足娱乐圈了。
我们今天就聊《天下第一》,武侠剧就好。”
记者不甘的重回正题。
“为什么青奕公司第一部影视剧会是武侠?
应该还有很多题材可供选择吧。”
李元青摇摇头。
“其实没有。
拍正剧,青奕公司暂时凑不出一堆真正的专家。
拍偶像,比拼不过棒子、湾湾。
还有被禁的风险。
戏说武侠,既有受众能赚钱,情节设定超出点范畴也能被接受。”
“既然非要拍武侠,为何不去拍金庸、古龙的小说。
那些故事,受众更广吧。”
“对,拍金庸古龙等人的故事,风险会更小。
可那些故事已经翻拍了很多遍。
要想拍出新意,需要认真打磨。
对演员要精挑细选,让观众满意。
这份工作量不是两三个月就能开机。”
刚说完,李元青转头安抚王晶。
“王导的团队当然也很专业,可我们之间的合作期限不长,强行上马金庸剧,不符合我们当前的利益。”
王晶笑笑没说话。
他们双方的利益诉求很明确。
赚钱。
以最快的速度赚钱。
真要是和张继中那般,光《天龙八部》选角就折腾半年以上,开拍后估计又要拍五六个月,一年时间尽折腾一部作品。
王晶绝对不会让团队接这项任务。
青奕也不会开启这个项目。
所以,《天下第一》这种相对“快餐式”拍摄是最优解。
“看来李导很关心金庸剧,想必对张继中正在筹拍的《天龙八部》有所耳闻。
你对选角怎么看?
选出来的演员符合你心里武侠剧的要求吗?”
李元青打了个哈哈。
“选角出来了?
段誉选了谁?
神仙姐姐花落谁家?”
记者支支吾吾的说道。
“段誉可能是林志颖吧,神仙姐姐大概率是颜丹晨。”
“你用的全是可能、大概。
你自己都不确定,怎么来问我呢?
等选角尘埃落定,你要是有机会可以来问我。”
记者不甘示弱,怎么能让被采访者掌握主动权呢?
“那你认可这样的大规模试镜吗?
据我所知,《天下第一》基本没经过试镜,好像是你们制片团队主动联系的演员,这么做,你能保证演员能让观众满意吗?”
“当然能保证!
我就问你一个问题,在王导的影视剧里有哪个角色选的不让你们满意吗?
王导电影里那些女郎,哪位让观众失望?”
王晶坐在一旁非常得意。
“你们可以说我王晶拍的电影很烂!
但你们都得承认,我的眼光绝对是顶级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