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带着点事不关己的明媚,透过窗帘缝隙,懒洋洋地洒进207宿舍,无情地照亮了这片堪比小型战场遗迹的狼藉。
焦黑蜷缩、散发着顽固焦糊味的枕巾尸体;
地上几段断裂的、依旧翠绿欲滴却失去生机的桃枝残骸;
书桌上那本《高等数学》可怜巴巴地卷着焦黄的页边,散发着知识被烧烤后的悲凉气息;
以及夏妍手腕上那个新鲜出炉、红肿发亮、边缘带着灼烧痕迹的水泡……
一切都在无声控诉着昨晚的“演习”有多么“成功”。
“所以,”辅导员李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扫过站成一排的四个女生,最终定格在努力缩着脖子、试图降低存在感的蓝酥酥身上,“蓝酥酥同学,你认为昨晚207宿舍的这场……‘事故’,是源于一场自发的‘消防安全演习’?”
“是新型打火机!是打火机的质量故障!”夏妍抢在蓝酥酥开口前,如同被点燃的炮仗般跳出来,声音洪亮,试图用气势压倒一切质疑。
为了增加说服力,她掌心灵活地一翻,“啪!”一串细小的、带着硫磺味的火花再次在她指尖跳跃翻飞,如同不听话的萤火虫,“老师您看!就这个牌子!三无产品!质量差得要命!我强烈建议全校通报,禁止使用!必须禁用!”她义愤填膺,仿佛自己是劣质产品的最大受害者。
李老师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夏妍灵活表演的手指,又落到她手腕那个明显是高温灼伤的水泡上:“打火机……能把自己的手腕烧出这么大个泡?还是这种形状?” 那水泡的形状,边缘焦黑中心红肿,怎么看都不像是普通火焰烫伤。
“我……我皮薄!角质层脆弱!天生的!”夏妍梗着脖子,脸不红心不跳地胡诌,甚至试图把袖子往下拽试图遮住罪证。
李老师显然没被糊弄过去,脚尖点了点地上那几截翠绿得刺眼的断枝,语气带着浓浓的怀疑:“那这些——也是那个神奇的‘三无打火机’烧的?烧完了还能保持这么……新鲜翠绿?” 这植物的状态,怎么看都像是刚折断的。
一直安静站在旁边、仿佛置身事外的陶桃,此刻慢悠悠地举起了手。
她白皙的手指间,缠绕着一根……白色的、塑料包裹的数据线?她语气平淡,带着点刚睡醒的慵懒:“老师,这是我的充电线。” 她晃了晃那根线,“夏妍同学昨晚‘演习’时过于投入,不小心用她那‘火力过猛’的打火机把它烧断了。然后嘛,”她顿了顿,用一种科普般的口吻,“就发生了小范围的短路漏电现象,产生了瞬间高温电弧,把周围一些易燃物……嗯,碳化了。”
她说话间,指尖缠绕的、一丝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绿意,如同灵活的藤蔓,悄然缩回了她宽大的袖口。
『神TM碳化现象!!!』
蓝酥酥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疯狂咆哮!
『那枝条十分钟前还在生龙活虎地抽龙呢!现在就成了被电弧碳化的充电线?!陶桃姐你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是跟谁学的?!这锅甩得也太丝滑了吧!』
尽管内心万马奔腾,蓝酥酥脸上却挤出一个无比乖巧、无比认同的表情,小鸡啄米般点头:“对对对!老师!就是漏电!噼里啪啦!火星子乱窜!可吓人了!跟放鞭炮似的!” 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心有余悸。
李老师镜片后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如同两柄手术刀,缓缓转向了宿舍里看起来最靠谱、最冷静的佘钰:“佘钰同学,你昨晚也在场。全程目睹了这场……‘消防安全演习’和‘漏电事故’?”
佘钰合上手中那本厚得能砸核桃的书——封面上赫然印着《非人物种行为心理学导论(修订版)》。
她抬起头,琥珀色的竖瞳平静无波,声音清晰而冷静,带着一种学术汇报般的严谨:
“是的,老师。她们当时正在进行一场关于‘小型可控能量源在模拟火灾场景中的能量转化效率与实操安全性平衡问题’的讨论。”
她流畅地吐出这个拗口又充满学术气息的长句,仿佛在陈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物理实验,“夏妍同学在操作其个人携带的‘新型高能点火装置’时,因对能量输出阈值控制不当,导致了局部过热现象,引燃了接触物。陶桃同学第一时间运用绝缘体进行了有效干预,阻断了能量传导路径,遏制了风险扩散。”
她顿了顿,目光精准地投向努力把自己缩成鹌鹑的蓝酥酥,“至于蓝酥酥同学,可能由于初次近距离观察能量失控现象,受到了过度刺激,在应激状态下产生了短暂的认知偏差,将逸散的高温等离子体流(即火星)错误地具象化联想为某种……具有龙形特征的生物形态。属于典型的应激性幻觉。”
酥酥:“……”
『应激性幻觉?!龙形特征?!佘钰姐!你不去写科幻小说真是屈才了!你这解释比她们俩的“打火机”和“充电线”加起来都离谱一百倍啊!关键是听起来居然好有道理的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