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地一声,宿舍的门被猛地推开,程程带着一身夜晚的凉气和显而易见的急促大步跨了进来,瞬间打破了宿舍内诡异却相对平静的氛围。
“都停一下!把手上的事儿都放放!”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肃,目光快速扫过整个房间,“我这边有点新情况,很重要,统一说一遍,大家都认真听。”
他的闯入和语气让所有人都是一愣。正在水池边跟一件顽固污渍较劲的浩然停下了揉搓的手,水龙头兀自滴着水;围坐在小桌子旁打斗地主的拉姆、闻风和孟宜,手里的牌悬在了半空,脸上还带着刚才嬉笑的表情残影;盘腿坐在床上,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快进某部热血番剧、寻找“无敌”场面的木易,也下意识地按下了暂停键,疑惑地转过头来。就连靠在床头,默默翻看旧相册的卡林,也抬起了头。
一时间,宿舍里只剩下窗外隐约的风声和电脑风扇轻微的嗡鸣。
“怎么了程?这么急?”浩然擦干手,率先问道。
程程深吸一口气,示意大家都坐近些。待众人带着疑惑和些许不安围拢过来,他尽量用清晰、简练的语言,复述了刚才在篮球场边看到的那条诡异视频的全部内容——从博主三人被困山区,到同伴在迷雾中消融和被幻觉欺骗走入迷雾,再到那条离奇出现又消失的官方警告,最后是博主决定赴死前传递信息的悲壮抉择。
为了增加说服力,也为了让信息更完整,程程甚至下意识地将自己基于视频内容的一些推理,以及之前巴布(老年木易)曾分析过的关于“规则”和“认知”可能影响现实的想法,也巧妙地融入了叙述中,仿佛这些都是视频里明确提及的。
“……最后,视频就自己消失了,像从来没存在过一样。”程程结束了他的讲述,声音因为紧张和快速的叙述而略带沙哑。
宿舍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刚才还残留的些许轻松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令人呼吸困难的凝滞。每个人都消化着这短短一分钟视频所承载的恐怖信息量:迷雾不仅是物理屏障,更是致命的陷阱;夜晚的幻觉能扭曲认知;官方证实了超自然威胁的存在;网络……网络竟然成了一种潜在的、能沿着信号传播死亡的诅咒通道!而那位素未谋面的博主,用自己最后的生命发出的警告,更像是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不对劲……”沉默中,木易第一个开口,他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已经合上的笔记本电脑外壳,“这里面好像有漏洞,逻辑上说不通。”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程程:“先说诅咒的事儿,如果按照视频里说的,连接网络会引来诅咒导致死亡,发出视频之后就会死,但是你这个看视频的人呢为什么没事?难道就因为你后来把手机扔了?如果扔手机就能避免所谓的诅咒,那官方视频里警告的‘停止使用任何联网的电子产品’意义何在?那些早期因此而死的人,难道都没想到扔掉设备?”
他顿了顿,继续质疑:“再说联网的事儿。我们之前躲在宿舍里,可没少玩手机、刷网页、甚至下载电影游戏,不都好好的?你这手机扔哪儿了?确定完全没信号了?” 他说着,似乎为了保险起见,伸手“咔哒”一声,干脆利落地把自己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给扣了下来,屏幕瞬间黑掉,彻底断开了与外部电源和潜在网络的一切联系。
木易的质疑像冷水泼进了油锅,让众人从最初的震惊中稍微清醒了一些,纷纷看向程程。
程程显然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推测:“我猜……这可能跟信息的‘流向’有关。我并不能确定,只是猜测。”他努力组织着语言,“互联网每时每刻都在运行,无数设备每时每刻都在下载着大量数据。假设那个‘诅咒’或者说‘诡异’,是通过‘回应’或者‘主动连接’某种更深层、更可怕的东西来触发的呢?”
他试图用一个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的例子:“你们还记得《三体》小说里那个情节吗?叶文洁向太阳发射信号,后来收到了回信,就三个字:‘不要回答’。因为一旦回答,坐标就暴露了。”他环视众人,“所以我推测,也许我们只是单方面‘接收’信息——比如刷视频、看网页——就像在宇宙里监听信号,风险相对较小。但一旦我们‘发送’信息——比如发视频、发评论、甚至可能只是频繁的主动请求数据——就相当于‘回应’了那个未知的存在,暴露了我们的‘坐标’,从而引来了杀身之祸。你们仔细回想一下,之前我们在宿舍上网,是不是大部分时间只是在下载、浏览,很少上传东西?我个人刷视频,是连一条弹幕、一个评论都没发过的。”
听到他这番结合了科幻想象的推测,每个人都开始皱起眉头,努力回忆之前的网络使用习惯。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刷剧、看新闻、下载资料……基本都是单向的消费信息,确实很少主动生产、发送内容。木易张了张嘴,还想再争论几句,比如基站中转算不算“回应”,诅咒的触发机制是否真的如此“讲道理”,但涉及到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底层的专业知识,他们这群学金融的门外汉,确实无法深入探究。在缺乏更多证据和专业知识的情况下,程程这个基于《三体》隐喻的猜想,似乎成了目前最能自圆其说的解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