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镇初战告捷,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云游这支地摊小队中激荡起层层涟漪,更唤醒了他们沉睡的商业潜能。
成功的滋味甜美而诱人,驱使着五个少年以更大的热情和更高效的节奏,投入到这场夏日里的财富追逐战中。
周家明的情报网络开始显现出巨大价值。他仿佛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总能从街头巷尾、三教九流中捕捉到最有用的信息。
每天清晨,当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他必定准时出现在云游的出租屋外,手里往往还提着热乎乎的早餐。
“游哥,打听清楚了!
今天白马乡的集,市管老刘家娶儿媳妇,绝对没空来转悠!”他眼睛发亮,语气笃定。
“北沟镇明天是大集,而且他们那边那个农机厂刚发了季度奖金,工人手里有钱,消费劲头足!”
“还有,宏发市场三区批发塑料盆的王老板,我跟他那个喜欢打游戏的儿子混熟了,下次咱们去拿货,价格还能再往下谈!”
云游一边咬着包子,一边飞速运转大脑。他将周家明的情报与过往的销售数据在脑中交叉比对,迅速做出决策:“好,今天主攻白马乡。
天气热,水壶和风扇是重点,库存清掉三分之二。家明,吃完就去补货,价格按你谈的来。”
“张涛,你带赵强、李强先走,骑快些,务必占住东头入口第二个摊位,那是黄金位置!”
“明白!”
张涛一抹嘴,招呼上赵强和李强,推着满载货物的三轮车,风风火火地先行出发。
他的块头最大,往摊位前一站,自有一股威慑力,加上越来越熟练的“交涉”技巧,抢占好摊位几乎十拿九稳。
集市上,团队的配合愈发默契,效率高得让周边老摊主都暗自咋舌。
张涛彻底成了摊位的“门面担当”。他嗓门洪亮,性格豪爽又带着几分痞气的幽默,吆喝起来极具煽动力:
“瞧一瞧看一看了啊!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轩国航天科技材料(其实是普通塑料)打造的星空卫士水壶!小孩用了它,喝水都带劲,考试门门一百分!”
“这位大姐,给您闺女带个最新款的蝴蝶发卡呗?
您瞅瞅,阳光底下还闪金光呢!小姑娘戴上一准儿高兴,回家写作业都不用催!”
他不仅吆喝,还擅长制造气氛,拿起两个塑料盆互相敲击,发出清脆的响声吸引注意,或者拿起一个旋转风扇对着人群吹,引来一片欢笑。许多顾客就是被他这股热闹劲儿吸引过来的。
周家明则像一条滑溜的鱼, 很少长时间守在摊位上。他总是在集市里四处穿梭,看似闲逛,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他会跑去跟卖糖人的老头闲聊,套出今天大概来了几个市管;
会假装顾客去竞争对手摊前转转,摸摸人家的价格和品质;
还会留意哪些类型的顾客在哪片区域聚集。一旦发现有任何风吹草动,或是察觉到某个商品在别处卖得特别好,他会第一时间溜回来自家摊位,压低声音快速通报:
“游哥,西头来了俩市管,看着脸生,估计是新来的,比较愣,咱稍微收着点。”
“刚看到好几个半大小子往文具摊那边去了,估计是偷摸出来买暑假礼物的,咱那款带锁的文具盒是不是再摆出来点?”
云游则坐镇中央,面前一个旧挎包就是他的“收银台”。
他负责最重要的收款和记账,心思却如同高速计算机,时刻扫描着整个摊位的运营状况。
他眼神锐利,能瞬间判断出哪位顾客购买意向强烈,哪位只是随便看看;
能发现哪种商品销售速度超出预期,立刻用眼神示意周家明去附近找电话亭联系补货(虽然很多时候远水解不了近渴,但这是一种应变训练);
他还能在张涛即将和难缠的顾客陷入僵局时,用一句看似无意的话轻松化解:
“大哥,这价格真不能再低了,您看这材质,这做工……
要不这样,您再多拿一个刷子,两样东西我给您算这个整数,再送您个钢丝球,怎么样?”往往就能促成交易。
赵强和李强话不多,却是最可靠的执行层。
他们手脚麻利地帮顾客拿取商品,整理被翻乱的摊位,看守货物,清点零钱。
云游给他们每人每天十块钱的固定高薪(远超当时零工水平),让这两个家境贫寒的少年干劲十足,无比珍惜这份工作,每一个指令都执行得一丝不苟。
他们的摊位,成了集市上最具活力的焦点。
五个少年分工明确,配合无间,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生意异常红火。
钞票如同流水般哗哗地涌进云游的挎包。
傍晚收摊,回到出租屋。紧闭房门后,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数钱。
硬币和毛票堆满了小小的桌子,五个人围坐在一起,快速清点。
沙沙的数钱声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
“今天水壶卖了几十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