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云皎皎点破苏嬷嬷腿疾并赠上方子后,苏嬷嬷再来授课时,态度虽依旧严谨,却少了那份刻意刁难的冷硬。
她不再纠正云皎皎的姿态,而是开始讲解这些规矩背后的深意。
“三小姐可知,为何见王爷需行此礼,而非寻常福礼?”
苏嬷嬷示范着标准的觐见礼,腰背挺直,目光微垂,动作流畅而恭敬。
云皎皎学着她的样子,努力做到标准,同时摇头:“请嬷嬷指教。”
“此礼源于军伍,意为‘臣服与守护’。”
苏嬷嬷声音平稳,“王爷是战神,府中规矩自然也带着军中气息。”
“行此礼,既是表明身份尊卑,亦是无声宣誓忠诚。”
“您看这动作,躬身幅度,目光垂落的角度,皆有讲究,多一分则谄媚,少一分则倨傲。”
云皎皎恍然,原来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蕴含着如此深的含义。
她不再觉得这些规矩仅仅是束缚,反而开始用心去体会其中的逻辑和力量。
苏嬷嬷见她听得认真,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继续道:
“再如行走姿态,要求稳而缓,并非只是为了好看。”
“王府重地,往来皆是要紧人物或机密之事,步履匆匆易生碰撞,亦显浮躁,步伐沉稳方能显从容,遇事不乱。”
她开始教导云皎皎一些更实用的内容,比如如何从下人的神态、衣着细节判断其职司、品级乃至近况;
如何在不同的场合选择恰当的言辞;如何应对可能的刁难与试探。
“三小姐非常人,老奴看得出来。”
一次课间休息时,苏嬷嬷难得地多说了几句,“您有您的际遇和本事。”
“但在这王府,乃至整个京城,光有本事不够,还需懂得藏锋,懂得借势,懂得在规矩的框架内行事,方能走得长远。”
云皎皎真心实意地行了一礼:“多谢嬷嬷指点,皎皎受益良多。”
苏嬷嬷微微侧身,只受了半礼,淡淡道:“老奴不过是尽本分。”
“三小姐是聪明人,一点即透。”
“只是……”
她顿了顿,看向云皎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三小姐近来风头渐盛,还需多加小心。”
这话已是推心置腹的提醒了。
云皎皎心中感激,郑重道:“皎皎谨记嬷嬷教诲。”
随着苏嬷嬷的倾囊相授,云皎皎的进步肉眼可见。
她行走坐卧间渐渐有了大家风范,虽不及林嫣然那般浑然天成,却也端庄得体,应对礼节时也愈发从容不迫。
连偶尔过来串门的谢流云都啧啧称奇:“皎皎妹妹,你这规矩学得可以啊!”
“颇有几分……嗯,未来王妃的架势了!”
云皎皎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心里却知道,这只是开始。
她学的不仅是礼仪,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这日,云皎皎正在练习奉茶礼仪,动作流畅,姿态优雅。
苏嬷嬷在一旁看着,难得地点了点头:“不错,已得其中三味。”
“记住,礼仪是外在的壳,内核是敬与诚。”
“对物敬,对事诚,对人亦然。”
“心中无敬无诚,再标准的礼仪也只是空壳。”
云皎皎若有所思。
明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院门口,对云皎皎道:“三小姐,王爷请您过去一趟。”
云皎皎心中一凛,看向苏嬷嬷。
苏嬷嬷面色如常,只淡淡道:“去吧。记住老奴方才的话,敬与诚。”
“是。”云皎皎整理了一下衣襟,深吸一口气,跟着明月前往主院书房。
书房内,萧璟正在与一名身着官服、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交谈。
见云皎皎进来,萧璟抬了抬手,示意她不必多礼。
“这位是钦天监的周监副。”萧璟语气平淡地介绍。
云皎皎心中一震,面上却不露声色,依着苏嬷嬷所教的礼仪,向周监副行了一个标准而不过分殷勤的礼:“云氏皎皎,见过周大人。”
周监副目光锐利地在她身上扫过,带着审视,随即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
“三小姐不必多礼。”
“早闻三小姐蕙质兰心,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话语客气,但那审视的目光却并未完全收起。
萧璟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抿了一口,仿佛只是随口一提:
“周大人对星象卜筮颇有研究,听闻皎皎你也对此道有些兴趣,故而请周大人过来,你们或可交流一二。”
云皎皎瞬间明白了。
钦天监的人到底还是来了,而且是以这种“交流”的名义。
这是试探,还是警告?
她稳住心神,按照苏嬷嬷教的,姿态恭谨却又不卑不亢:
“周大人学究天人,皎皎不过略知皮毛,岂敢在大人面前班门弄斧。”
“只是平日闲暇,喜欢看些杂书,胡乱研究罢了,登不得大雅之堂。”
她将姿态放得极低,既承认了自己接触玄学,又强调只是“胡乱研究”、“登不得大雅之堂”,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无足轻重的爱好者位置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