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淬体液”的悄然风行,如同一股潜流,在流云宗外门乃至部分内门弟子中扩散开来。其稳定的品质和相对亲民的价格,迅速赢得了口碑,甚至开始挤压一些传统丹药商铺的生意。尽管姜逸听从丹霞长老的建议,以优惠价格向百草堂供应了部分份额,暂时缓和了官面上的矛盾,但私下的暗涌却愈发激烈。
坊间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传言说姜逸的淬体液用了来历不明的邪法炼制,长期使用会损伤根基;有说他垄断了某种关键材料,恶意打压同行;更有甚者,翻出他“炸炉十年”的旧账,质疑其突然开窍的背后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些流言蜚语,显然是有心人在推波助澜。
姜逸对此心知肚明,却无暇他顾。他正全力优化淬体液生产线,同时秘密进行着另一项更重要的研究——将高压反应釜技术应用于一种名为“筑基液”的珍贵药液炼制。
筑基液,是炼气期修士冲击筑基瓶颈时最重要的辅助资源之一,能极大提升筑基成功率。其炼制难度极高,需要对多种药性冲突剧烈的高阶药材进行精妙融合,传统方法成功率低得可怜,且极度依赖炼丹师的境界和经验。若能利用高压反应釜创造出的特殊反应环境,实现筑基液的稳定量产,其意义将远超淬体液!
就在他沉浸于高压反应釜的参数调试,一次次尝试优化“筑基液”的合成路径时,陈铭再次来访,这次带来的消息,却与以往的提醒或警告不同,带着一丝振奋和机遇。
“姜师弟!好消息!”陈铭脸上带着笑意,快步走进丹房,“三年一度的外门宗门大比,下月初就要举行了!此次大比,丹道一项的考核内容刚刚公布,竟是炼制‘筑基液’!”
姜逸手中正在调整反应釜压力阀的动作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宗门大比他自然知道,是外门弟子展现实力、争取内门资格和资源倾斜的重要舞台。以往丹道考核多是炼制聚气丹、融灵散等常见丹药,这次竟然直接拔高到筑基液?这难度提升可不是一星半点。
“筑基液?这可是连许多内门丹师都未必能稳定炼制的丹药。”姜逸沉吟道,“宗门此举,意欲何为?”
“听说,是玄骨上人力主改革的。”陈铭压低声音,“上人认为,近年外门弟子耽于琐技,缺乏勇猛精进之心,故提高大比难度,意在筛选出真正有潜力、敢挑战的精英。当然,”他话锋一转,意味深长地看着姜逸,“也有人猜测,此举或许是针对近来某些‘新风气’的敲打。”
姜逸立刻明白了。玄骨上人这是借大比之名,行打压之实。提高考核难度,一方面彰显其“重根基、轻机巧”的理念,另一方面,也是给像他这样依靠“新奇手段”崛起的弟子一个下马威——你不是能炼淬体液吗?有本事来炼筑基液试试?在绝对的实力和难度面前,那些取巧的手段将无所遁形!
“师尊的意思是?”姜逸问道。
“师尊让我问你,可有把握?”陈铭目光灼灼,“若能在此次大比中脱颖而出,炼制出品质尚可的筑基液,不仅能一举奠定你在宗门丹道的地位,获得内门资格和丰厚奖励,更能让那些质疑‘新法’的人彻底闭嘴!这对师尊推行丹道革新也极为有利。当然,筑基液炼制极难,风险巨大,你若觉时机未到,师尊也不会强求,可另寻他法为你造势。”
姜逸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工作台旁,看着那台暗红色的高压反应釜原型机,以及旁边记录着无数次失败与少量成功数据的实验日志。利用高压环境,他确实在模拟炼制筑基液的关键步骤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将几种主要药材的融合效率提升了数倍,杂质生成大幅降低。但距离完整的、成功的筑基液,还有最关键的最后几步——低温凝丹和药性平衡,这恰恰是高压环境难以精细控制的环节。
风险确实存在。若在大比中失败,不仅前功尽弃,更会坐实“投机取巧、根基不稳”的指责,之前积累的声望可能毁于一旦。
但机遇同样巨大!宗门大比,万众瞩目!这正是向全宗展示科学炼丹法优越性的最佳舞台!若能成功,将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而且,他有系统辅助,有高压反应釜这张王牌,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系统,模拟基于当前高压反应釜技术,结合常规后续处理,炼制筑基液的成功率评估。”他在心中默念。
【指令收到。整合现有实验数据,构建筑基液全流程炼制模型……】
【模拟中……计入高压反应釜对前中期融合步骤的优化效果(成功率+35%),后续低温凝丹步骤采用优化版PID控温(成功率+15%),药性平衡依赖宿主实时微调(成功率波动±20%)……】
【综合评估: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宿主炼制出下品筑基液的预估成功率为:58.7%。炼制出中品筑基液预估成功率为:12.3%。炼制失败或炸炉概率为:29.0%。】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