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光合作用增效棚
“转基因灵植培育”计划的初步成功,如同在绝望的荒漠中掘出了一口甘泉,为濒临断粮的流云宗丹药体系带来了一线生机。那株珍贵的“抗魔病止血草”及其无性繁殖的后代,在严密防护的秘密药田中顽强生长,证明了通过干预灵性本源获得特定抗性的可行性。科学派立刻投入全部资源,加速扩繁这批希望之种,并尝试将抗病性状导入其他几种关键灵植。
然而,危机远未解除。玄骨势力显然察觉到了科学派的应对,加紧了外部围剿。他们不仅通过控制的商会进一步卡死高端灵材的供应,更阴险地散播谣言,污蔑科学派“滥用邪术、玷污灵根、培育妖植”,试图从舆论上孤立和打击科学派。同时,“谛听”系统监控到,玄骨闭关处的灵压波动已如沸腾的岩浆,随时可能喷发,而外部魔道势力“影月”的活动也愈发猖獗,多次试探流云宗边界。
更严峻的是,即便抗病灵植能够成功推广,其生长周期和产量,对于支撑一场可能旷日持久、规模空前的宗门大战来说,仍是杯水车薪。传统的药田种植,受限于日照、灵气浓度、季节变换等自然条件,效率低下。尤其是在当前宗门灵气因大战而紊乱、外部环境因魔气渗透而恶化的背景下,常规种植的灵植生长缓慢,品质参差不齐。
“我们必须打破自然的桎梏!”姜逸在视察一片因灵气稀薄而萎靡不振的药田时,心中涌起强烈的紧迫感,“不能再看天吃饭!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人工创造最优生长环境、大幅缩短生长周期、提升灵植品质和产量的方法!”
他的目光掠过田埂上那些依靠微弱日光进行着本能光合作用的灵植,思绪再次飞跃。在前世,现代农业通过温室大棚、人工光照、无土栽培、环境控制等技术,实现了作物的反季节、高效率生产。在此界,灵植的生长不仅依赖普通的光合作用,更关键的是对特定频谱灵光的吸收和转化(可称为“灵合作用”)。若能建造一种特殊的“灵植工厂”,人工调控光照、灵气、温度、湿度乃至营养液,岂不是能实现灵植的“工业化”生产?
一个宏大的构想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建造“光合作用增效棚”!不是简单的温室,而是集成了灵光光谱调控、高浓度灵气供给、智能环境控制、甚至水肥灵液一体化灌溉的现代化灵植生产系统!
“系统,新项目预研:‘高密度可控环境灵植培育系统’,代号‘丰饶’计划。目标:设计并建造能够最大化灵植‘灵合作用’效率、实现快速、高产、高品质种植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人工环境设施。推演核心技术及系统架构。”
【指令收到。项目‘丰饶’启动。】
【技术原理分析:灵植生长核心在于高效进行‘灵合作用’,将光能(特定灵光)和环境中灵气转化为自身灵能及有机物。】
【系统架构推演:】
1. 灵光供给系统: 核心!需模拟并优化太阳灵光光谱,重点增强灵植吸收效率最高的特定波段(如促进灵药积累的‘紫霄灵光’、促进生长的‘青木灵光’)。方案:① 多频谱灵光灯阵(基于‘灵力电池’和‘灵光转换材料’);② 大型聚光灵阵,收集并过滤日光中的有效灵光成分。
2. 灵气环境控制系统: 维持棚内稳定、高浓度的纯净灵气。方案:① 聚灵阵强化版;② 直接输入提纯后的‘灵气管’(借鉴‘灵力无线传输’和‘灵气净化塔’技术);③ CO?(此界为‘浊灵气’或其他灵植所需气源)浓度调控。
3. 环境恒控系统: 精确控制温度、湿度、气流。方案:集成‘PID控温’、‘灵能制冷/制热符阵’、‘灵风扇阵’。
4. 栽培系统:
? 基质栽培: 使用优化配比的‘灵土’(混合特制肥料、保水灵材)。
? 水培/气培: 更高效!灵植根系直接接触富含营养灵液的雾汽或液流。需解决根系供氧、营养液循环与灭菌问题。
5. 智能管理系统: 集成传感器网络(监测光照、灵气、温湿度、植株生长状态),由‘人工智能丹方推演’系统分析数据,自动调节环境参数,实现精准农业。
【关键挑战:1. 高效、低成本、可调频谱灵光源的研制。2. 高浓度灵气环境的稳定维持与能耗控制。3. 水培系统防病害与根系环境优化。4. 大规模系统的集成与控制复杂度。5. 初期建设成本高昂。】
【推荐路径:先建设小型原型棚,验证关键技术,尤其是灵光增效效果,再逐步扩大规模。】
蓝图振奋人心,但技术集成度极高,且对能源消耗巨大。然而,面对迫在眉睫的供给危机和玄骨出关的倒计时,姜逸决定不惜代价,立即上马!
“丰饶”计划迅速启动。科学派调动了所有可用的资源,选址在丹霞峰后山一处相对隐蔽、地脉灵气尚可的谷地,开始建造第一座“光合作用增效棚”原型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