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王寝殿位于王府后殿中央,子女和家眷住在后殿东部的几处院落,一条长长的回廊,将各个院子连接起来。
林青榕她们并不知道路,走到岔路口时,碰到一对男女,并肩从一处院落中出来。
两人皆是端庄持重,身后还跟着两个孩子,个子不高,但一样规矩懂事。
林青榕不认识他们,但看穿衣打扮,也知道并非凡人。
对面显然也看到了她,亦是一愣,显然也不知道她是谁。
双方都一筹莫展之际,魏渊十分“凑巧”地出现,与林青榕并肩而立,朝着那两人点头致意,“大哥,大嫂。”
林青榕何等聪明,马上明白过来。
这就是世子夫妇。
书中对世子夫妇着墨不多,但印象中,世子妃赵婉柔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曾在翰林院任职,当过帝师,父亲也是朝中二品大员,是一方封疆,一母同胞的兄长亦在朝中身居要职。
她站在世子身边,举止端庄,言行有度,是个十分完美的大家闺秀。
世子魏汌一身湖蓝色长袍,气质温和,神情沉静,见到魏渊他们,也是点头示意。
“三弟大喜。”
“多谢大哥,这是……”
魏渊刚要介绍林青榕。
林青榕率先上前一步,福了福身,笑眯眯地打招呼:“大哥,大嫂。”
毕竟是弟媳,男女有别,世子只是点头示意。
世子妃马上走过来,拉住林青榕的手,“这就是三弟妹吗?昨日人多,只顾着招待宾客,没能见着真容,真是好俊的模样,三弟好福气。”
林青榕言笑晏晏,“哎呀,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嫂才是真正的气质优雅,雍容不凡呢!”
赵婉柔长得不算美人,又不常笑,虽然气质出众,可容貌上实在寡淡。
但人人都爱听好听话。
林青榕这么一夸,她竟然微微脸红起来。
魏渊面上没什么表情,跟平常一样,跟谁欠他银子似的。
他和世子自然而然走在前头,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
世子问:“听说早上马场那边,有狄人闹事?”
“是。”
“现在如何了?”
“已经平息了。”
“马上要进京了,这群狄人要是闹起来,恐怕麻烦得很。”
“是。”
“进京的行囊可收拾妥当了?”
“妥了。”
“难为你新婚,还要进京。不过国事为重,替父王分忧,你我责无旁贷。”
两人在前面聊,世子妃和林青榕在后面跟着。
赵婉柔看着魏渊这副跟谁说话都爱搭不理的样子,再看林青榕的神情,平添几分怜悯。
“三弟妹不必担忧,此行进京,世子也一同前往,会照看好三弟的。”
林青榕却是一点都不担忧。
书上写了,春季北狄来犯,双方经过摩擦,彼此都擒获对方一些士兵做人质。
这次进京,是为了带着北狄的官员前去议和。
因为魏渊在骚乱中射杀对方将领,所以跟着一起进京受赏。
京城远在两千里之外,一来一回,少说要有两三个月。
这刚刚新婚,就和丈夫分别,世子妃为林青榕惋惜。
林青榕却心里美上了天。
三个月不用见这个狗男人,不要太爽!
她实在憋不住,嘴角竟然浮起一层笑意。
她正美滋滋地盘算着魏渊离开后的好日子,抬头撞见魏渊有些狐疑的眼神。
她赶紧眼观鼻,鼻观心,不露声色的凑过去,站在他的身边。
新妇要敬茶了!
————
昭王所住的宁晖堂,在王府中央,空间很大。
平日里,昭王一般都在侧殿处理家事,见这些子孙晚辈。只有逢年过节家宴之际,才会在正殿摆宴。
但今日是新妇第一次来拜见长辈的日子,因此,正殿也密密麻麻,坐满了人。
不少人的目光都看向林青榕。
毕竟她是新人,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充满好奇。
林青榕倒是不卑不亢,大大方方地抬起头,让人看个清楚。
甚至不经意间跟谁对上眼睛,还会笑着点点头。
不止如此,她一边看,一边扯着魏渊的袖子问,“那个穿绿色长袍的是谁?那个呢,穿桃红色襦裙,长得挺漂亮的又是谁?”
本来敬茶的时候,自会认识。
但林青榕既然问了,魏渊也不觉有什么不妥,十分顺畅地一一作答,提前把一圈人都介绍个遍。
他们倒是不在意,但是在外人眼里,看着却十分扎眼。
男女之间,就算是夫妻,可是在这样的公开场合,还拉拉扯扯,窃窃私语,实在是有些上不得台面。
一个穿着桃红色襦裙,长相明艳的年轻女人,忍不住调侃道:“这小夫妻,果然是新婚燕尔,刚成亲一日,也不背着人,就这样蜜里调油了!”
林青榕大大方方地笑了:“二嫂说笑了。听说二嫂有喜,恭喜二嫂!二哥为了二嫂,无法进京,您二位的恩爱,才是让人羡慕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