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边的喧嚣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青学一年级的堀尾聪史、加藤胜郎和水野胜雄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死死盯着球场。场内,大石秀一郎和菊丸英二摆出的阵型让他们感到熟悉又陌生。
“是那个!都大赛和关东大赛对六角中学时用过的……”堀尾低声叫了出来,语气带着期待,但随即被困惑取代,“但是,感觉又有点不一样……”
乾贞治悄然站到他们身后,镜片在灯光下反射出冷静的白光。他推了推眼镜,声音平稳清晰:“没错,这确实是澳大利亚阵型的进阶变种——I阵型。”
他的话语精准如手术刀,“注意看菊丸的站位。他半蹲在发球线附近,身体重心压得极低,视线甚至低于球网。”
“这种姿势是为了最大化他网前的专注度和瞬间启动的爆发力。”乾的目光转向后方,“而大石,他站在底线发球线后更远的位置。两人几乎形成了一条垂直于底线的直线。‘I’这个缩写,形象地概括了它的特点。”
不二周助双手抱臂,冰蓝眼眸微睁,接口道:“I阵型的优势在于,网前的英二能凭借超常反应和柔软身体,在接发球瞬间就更早判断来球方向,迅猛扑击。”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对手接发球节奏的强力干扰,甚至可能直接截击得分。”不二继续解释,嘴角弧度温和,眼神却认真,“而底线的大石,因站位靠后,拥有了更大的防守面积和更充分的准备时间。这是一种……极具攻击性和迷惑性的阵型。”
“哇…原来是这样!”胜郎和胜雄惊叹道。堀尾也用力点头,脸上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尽管可能只消化了一半。
球场另一端,神崎凛司静立如松。墨蓝瞳孔如深不见底的寒潭,平静扫过青学两人的站位。目光在菊丸压低的身姿和大石沉稳的后撤步上停留半秒,分析与判断已在脑中完成。
‘I阵型。网前站位更前倾,重心更低,意图在球过网瞬间形成压迫,打乱节奏……攻击性更强,对网前选手要求也更高。’他心中了然,‘但,越是强调攻击的阵型,其弱点也往往越明显。’
轮到立海大发球局。神崎凛司迈步走向底线,脚步沉稳无声。他甚至没看对面严阵以待的菊丸,目光却如无形锁链将其牢牢锁定。抛球,引拍,动作流畅如精密计算。挥拍动作隐蔽迅捷。
砰!球拍接触网球刹那——网球化作一道肉眼难捕的疾电,带着尖锐破空声,以刁钻近乎挑衅的角度,直扑网前那红色身影——菊丸英二本人!
“什…!”菊丸瞳孔猛缩。
球速超出预估,角度突兀得猝不及防。身体本能快于思考,他强行扭转身躯,球拍下意识格挡。
砰!网球重重撞在拍框偏上位置,巨大冲击力让他手腕一麻。球失控地斜飞出去,远远砸在边线外广告牌上,发出闷响。
“15—0!立海大附中领先!”裁判声音冷静响起。
青学这边瞬间安静。胜郎和胜雄张大嘴,脸上写满错愕。
乾贞治的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头也不抬地分析:“神崎直接攻击了I阵型最脆弱环节。网前菊丸的优势在于横向移动和扑救两侧来球。但这种直奔身体中线的快速发球,迫使他极短时间内被动防守,爆发启动和灵活性无从施展,力量劣势被放大。”
他顿了顿:“非常聪明,也非常……有效的破解方式。建立在绝对球速和精准度基础上。”
越前龙马压了压帽檐,琥珀色猫眼闪烁不服输的光芒:“而且,就算英二学长预判到可能打向身体,他在I阵型里的职责也会让他更倾向于守护中线,防止对手打结合部。这样,对方发球选择面还是很广,主动权始终握在发球方手里。”
乾合上笔记本,无奈推眼镜:“确实。无论是澳大利亚阵型还是I阵型,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和节奏的博弈。但神崎的发球……让菊丸来不及做出最优选择。实力的差距,是硬伤。”最后几字很轻,却像重锤敲在一年级生心上。
比赛在压抑气氛中继续。柳莲二如同不知疲倦的精密仪器,沉默运转。每一次回球,每一次移动,都带着明确目的性。
他不断收集青学黄金组合在I阵型下的细微习惯——大石后退防守的步幅,菊丸启动扑救前肩膀微不可查的倾斜,压力下的击球路线……数据如涓涓细流,汇入他脑中庞大的数据库。
菊丸英二试图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掌控感。他像灵巧的猫,在网前不断变换重心,做出假动作,试图干扰柳莲二判断,寻找空隙。一次,他终于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机会,柳莲二回球似乎稍高!
菊丸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如弹簧跃起,手臂舒展,就要以一记凌厉扣杀撕开防线!
然而,在他起跳瞬间,柳莲二身影已如鬼魅般提前移动到位,仿佛早已等候多时。他没有硬接扣杀,而是球拍轻引,一记巧妙至极的切削放短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