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组的拍摄间隙,杨密还穿着一身繁复的宫装,头饰沉重。
她靠在躺椅上,戴着耳机,闭着眼。
助理刚刚帮她下载了整张《起风了》专辑。
当《起风了》的前奏响起时,她疲惫的眉头微微舒展。
听到那句“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也曾指尖弹出盛夏”,她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像是对自己拼搏岁月的回望。
而当《孤勇者》的副歌爆发时,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戏服的衣袖,眼神里闪过一丝坚韧,仿佛被注入了某种力量,对接下来的艰苦拍摄不再那么畏惧。
她轻声对助理说:“帮我订一束花,送到他公司,就写……师姐贺。”
她默默地将专辑分享到了自己的博客,只写了两个字:“好听。”
陈晨戴着耳机,坐在书桌前,屏幕上是单曲循环的《一次就好》。
这是她听的第无数遍了。
当许昊的声音唱着“一次就好,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她的眼眶还是会忍不住泛红。
这首歌对她而言,不是甜蜜的情歌,而是一把温柔的刀,剖开了所有隐秘的遗憾和未完成的可能。
室友走过,拍拍她的肩,她慌忙摘下耳机,抹了下眼角,挤出一个笑容:“沙子进眼睛了。”
沈念在自己的床上,戴着耳机,默默地听着《夜空中最亮的星》。这首歌见证了他们的初识和她的心动。
如今听来,感觉却全然不同。
许昊越成功,就越像夜空中那颗真正最亮的星,璀璨,但遥远。
她看着对面床铺的王楠楠,心里那份酸涩的暗恋,在歌声中渐渐沉淀为一种安静的祝福和自知之明的疏离。
王楠楠则在书桌前,公放着《平凡之路》。
她听得有些出神。
这首歌的歌词,让她想起了初中时代那个沉默的男生。
她惊讶于他内心世界的深度和才华,也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似乎错过了什么,或者说,从未真正了解过他。
她喃喃自语:“许昊……原来你是这样的。”
曼曼很早就来到了教室,几乎是屏住呼吸听完了整张专辑。
她的反应直接和热烈。
听完最后一首《青花瓷》,她激动地抓住朋友的胳膊,眼睛闪闪发光:
“这张专辑的歌都好好听啊!你们都快下载听听,我朋友唱的呢!”
曼曼在自己心里默默补了句‘男朋友’噢!
凌晨两点,收音机里传来《平凡之路》的旋律。
开夜班的老刘师傅跟着哼了两句,却总记不住词。
他摇下车窗,让初夏的夜风灌进来。
歌词里唱“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他咂摸了一下,觉得这歌不像年轻人喜欢的调调,倒像在说他这种半辈子在路上奔波的人。
等红灯时,他默默把音量调大了一点。
课间十分钟,压抑的教室里,一个胆大的男生用多媒体电脑偷偷点开了《追梦赤子心》。
当“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的嘶吼爆发出来时,所有埋首题海的学生都抬起了头。
没有人说话,但一种滚烫的东西在无声的空气里传递。
上课铃响,歌声被匆忙切断,但很多人的笔记本扉页上,悄悄写下了那句“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协直到变老”。
她拖着疲惫的身躯挤进下班的地铁,耳机里随机播放到《夜空中最亮的星》。
车厢摇晃,人声嘈杂,但当那句“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响起时,她的眼泪毫无预兆地涌出。
她慌忙低头掩饰,却发现隔壁座位同样妆容精致的女孩,也正红着眼眶看向窗外。
那一刻,她们素不相识,却仿佛被同一首歌轻轻拥抱了一下。
凌晨的便利店,只有日光灯管的嗡鸣。
值班的老王用旧手机外放着《青花瓷》,他不懂什么中国风,只觉得这调子婉转,听着不闹心。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他想起年轻时给对象写过的信,也是这么文绉绉的。
他打了个哈欠,对着空荡荡的货架笑了笑,觉得这个夜,好像没那么长了。
一群孩子在喷泉边追逐打闹,不知谁起的头,用稚嫩的声音大喊了一句:
“爱你孤身走暗巷!”
其他孩子立刻停下,七嘴八舌、口齿不清却气势十足地接上:
“爱你不跪的模样!”
他们不懂歌词的含义,只是觉得这样喊出来很酷,很有劲。
这莫名的口号,成了那个夏天最流行的游戏。
这些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陌生瞬间,被同一张专辑的旋律串联起来。
许昊的歌,就这样吹过了无数人的生命,在不经意间,触动了某根共同的心弦。
第二天,许昊刚到公司就被手里抱满报纸的赵丽蓉给挡住了,边把报纸塞到他怀里边高兴说。
“你快看看,这次我们杀疯了!”
许昊接过报纸翻了起来,
《音乐先锋》
标题:《“起风了”:华语乐坛的断代之作,一个时代的音乐审美被重新定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