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御剑巡天悟玄机
熔火界的勘探与开发如火如荼,火浣布的成功更让李之源日进斗金,心情大好。但繁忙之余,他心中那点关于世界本质的疑惑,却如同种子般悄然发芽,日渐清晰。
这一日,他处理完手头积压的事务,忽起兴致。第八脉虽未完全贯通,离火剑意却因熔火界的存在而愈发活泼灵动,驭使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他决定亲自去熔火界看一看,不是通过报告和图册,而是亲身去感受那个世界。
吩咐下去不得打扰,李之源来到王府深处专设的静室。心念一动,丹田内那柄赤红小剑嗡鸣一声,化作一道流光透体而出,悬浮身前,剑身赤霞流转,热浪逼人却又与他心意相通。
“走吧,老伙计,带我去看看咱们的新地盘。”李之源轻笑一声,身形一晃,已稳稳立于离火剑所化的赤色流光之上。
剑光一闪,下一刻便已通过王府内秘密布置的小型传送阵(基于稳定后的通道设立),出现在了熔火界的前进基地上空。
“呼——”
灼热而带着硫磺气息的风扑面而来,吹得他衣袂猎猎作响。李之源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与此界截然不同的天地气息,神识却感到一种莫名的舒畅,尤其是离火剑,更是欢快地震颤着,如鱼得水。
他没有惊动下方忙碌的众人,剑诀一引,离火剑发出一声清越剑鸣,化作一道经天长虹,骤然加速,直射天际!
御剑飞行!这是他修为精进后愈发熟练的神通。此刻在熔火界的天空中,速度更是快得惊人,下方的山川大地如同流动的画卷般飞速向后掠去。
他首先飞临那片熟悉的火山区域。俯瞰下去,巨大的火山锥如同大地上狰狞的伤疤,有的山口浓烟滚滚,暗红色的岩浆如同血液般缓缓流淌,所过之处万物俱焚,展现出大自然原始而狂暴的伟力。火石部落的小村庄点缀其间,显得渺小而顽强。
剑光一转,他朝着东南方向飞去。很快,地貌开始变化。赤红色的天空逐渐变得蔚蓝,焦黑的大地被无垠的翠绿和沃野所取代。奔腾的大河如同玉带,蜿蜒穿梭;湖泊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广阔的草原上,成群的驮驮兽如同移动的云朵;茂密的森林边缘,能看到新建起的玄唐风格的小型勘探据点,炊烟袅袅。
他飞过一片正在试种“赤晶米”的田地,看到来自玄唐的农人正和几个好奇的土着比划着交流;他掠过一条大河,看到风行工坊的人正在测量水势,规划未来的水车和码头;他甚至看到一支庞大的商队,正满载着货物,在镖师的护卫下,向着更远的、刚建立联系的部落联盟方向前进。
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飞得越高,看得越远,李之源心中的那种奇异感却越发强烈。
太像了...
抛开那片特异的火山区域,这熔火界的山川走势、河流分布、平原与森林的格局,甚至季节变化(虽然他来得时间短,但能感受到此界似乎也正处于春夏之交),与玄唐主世界,乃至之前的冰川界,都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性!
冰川界是极寒冰川与冻土荒原为主,但它的山脉走向、某些巨大峡湾的形态,仔细回想起来,竟与玄唐北疆乃至西域某些地方的地图隐隐对应?而眼前的熔火界,这片沃野千里的景象,若是忽略那些奇特的动植物,简直就像是玄唐富庶的江南、中原地区的翻版放大版!
为什么?
不同的世界,为何在基础的地貌格局上,会存在如此诡异的相似性?
他想起玄素真人那本《九州寰宇异闻录》中一些语焉不详的记载,什么“天地裂变”、“星散四方”,什么“法则同源,枝叶各异”...
又想起那老道试探性的话语:“或许世间真有洞天福地,乃至...界外之界...”“天地玄奥,非人力所能尽知...”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骇人听闻的猜想,逐渐在他脑海中成型——
这些世界,玄唐主世界、冰川界、熔火界...乃至未来可能发现的其他小千世界,它们会不会在极其久远的过去,本是同一个整体?一个庞大到无法想象的原初世界?
后来,或许是因为某种难以想象的巨大灾难,或许是某种难以理解的宇宙变迁,这个原初世界破碎了!分裂成了如今这些大小不一的碎片,散落飘移,却又通过某种玄妙的法则联系,形成了如今这些相互连通又各自独立的小千世界?
如果这个猜想成立,那么它们之间地貌、生态乃至人种的相似性,就有了完美的解释!它们本就是同根同源!
而玄素老道所说的“世界在枯萎”,是否意味着这种破碎并非终点?是否这些世界碎片仍在某种不可逆的过程中逐渐衰败、消亡?就像被砍下的树枝,纵然一时鲜活,终究难逃干枯的命运?
冰川界的极寒,是否并非其原生状态,而是世界破碎后能量流失、走向“冷寂”的一种表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