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万界震荡稳中枢
天地异变已过月余,那覆盖苍穹的雷霆与源自灵魂的悸动早已平息,但其带来的余波,却如同不断扩散的涟漪,彻底改变了玄唐乃至整个已知世界群的格局。数百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空间通道,如同星辰般点缀在玄唐三十三州的山川湖海、荒漠雪原之上,将原本相对封闭的世界,骤然推入了一个充满未知与机遇的“万界时代”。
长安城,唐王府。
外界风云激荡,这座王府却仿佛风暴眼中最宁静的港湾。只是这宁静之下,涌动着足以定鼎乾坤的力量。
李之源斜倚在后院他那张专属的紫檀木躺椅上,身下垫着雪白的极地熊皮,手边小几上放着繁花刚沏好的、用育灵界新发现的“云雾草”焙制的香茗,氤氲热气带着独特的宁静气息。他双目微阖,似在假寐,周身气息平和,与往日那个斗鸡走狗、嬉笑怒骂的纨绔王爷并无二致。
然而,若有无上强者在此,以神念感知,便会骇然发现,李之源的身形虽在此处,但其无形的“神识”却已化作一张弥天极地的大网,以一种超越凡俗理解的方式,笼罩向整个玄唐疆域,乃至那些已建立初步连接的小千世界。
这便是他突破第九脉,贯通小周天,打破此界天地枷锁后带来的蜕变之一——神识的质变与范围的暴涨。
在他的“识海”之中,此刻正悬浮着一幅巨大而朦胧的“星图”。星图的核心,是玄唐主世界的轮廓,而在其周围,闪烁着数百个光点。这些光点颜色各异,亮度不同,有的稳定如恒久星辰,有的则明灭不定,仿佛风中残烛。
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个已被发现的空间通道。
李之源的神识如同最精密的探针,轻柔地扫过这些光点。他并不需要像低阶修士那样费力“观看”,而是通过神识与天地法则的共鸣,直接感知这些通道所散发的“信息”。
“丙七十三,幽州落鹰峡,赤荒界通道。能量属性:火、土。稳定性:中。威胁度:中等(已确认存在智慧族群‘赤岩族’)。资源倾向:矿石、火属性材料……”一个清晰的意念在他心间流淌而过。
“庚二百四十一,南海归墟之眼,疑似深海界。能量属性:水、阴。稳定性:低。威胁度:未知(感知到庞大生命反应)。资源倾向:未知……”又一个信息浮现,带着深海的寒意与未知的深邃。
“辛五,西岭剑峰,剑冢界。能量属性:金、锐。稳定性:高。威胁度:低(暂无智慧生命迹象,环境险恶)。资源倾向:金属矿藏、剑器残骸、金石之气……”此界信息带着锋锐之意。
……
这便是李之源以自身为中枢,结合《天衍术》推演,初步架构的“万界星图”。虽仍显粗糙,许多信息还需实地探查验证,但已能宏观把握所有已知通道的基本属性、稳定程度与潜在价值(或风险)。
“玉龙。”李之源并未开口,一道神念已传至正在隔壁书房处理文牍的秦玉龙脑中。
几乎是瞬息之间,秦玉龙便推门而入,手中还拿着一卷刚写好的章程。“王爷。”
“观测司的架子,该搭起来了。”李之源依旧闭着眼,声音平和,“地点就选在毗邻总部的那个旧皇庄,掩人耳目。地下核心处理中心,我亲自布阵。你任常务副使,总揽俗务。向陛下要一道明旨,再从我私库里拨五十万金,作为初期用度。”
“是。”秦玉龙毫不意外,显然早已准备多时,“相关章程、人员遴选标准、信息保密条例已初步拟定,请王爷过目。”他将手中卷宗递上。
李之源这才睁开眼,接过卷宗,神识一扫,内容已尽数了然于胸。他点了点头:“甚好。信息分级、权限管理是重中之重。‘天’级密档,除陛下与我之外,暂不录入第三人。‘地’级档案,你可与影老共同掌管。‘玄’、‘黄’两级,由你全权负责分发与审核。”
“属下明白。”秦玉龙肃然应道。他深知,这“万界观测司”看似只是一个情报机构,实则是未来掌控万界格局的中枢神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还有,让公输哲来见我。”李之源补充道,“符鸟需要升级,现有的‘探幽三型’对付普通环境尚可,面对一些能量狂暴或存在特殊感知能力的界域,恐怕力有未逮。”
“是,我即刻去安排。”
就在李之源于王府中运筹帷幄之际,外界早已因这数百空间通道的现世而炸开了锅。
第二节:司立中枢,权分四级
十日后,长安城西,一座原本略显破败的旧皇庄焕然一新。庄门悬挂上了金漆匾额,上书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万界观测司”。庄外有精锐御林军巡逻守卫,庄内则多是身着风行体系特有青色服饰的人员进出,步履匆匆,神色肃穆。
此地,便是对外的“万界观测司”总部。而真正的核心,则位于庄院地下深处,由李之源亲自出手,耗费大量珍贵材料,布下了集隐匿、防御、聚灵、干扰于一体的复合大阵。阵眼处,更是镶嵌了数块得自冰川界核心的“万年冰魄”与熔火界地脉的“地火精粹”,以阴阳平衡之力维系着阵法的稳定运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