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回:贱名护犊引波澜,天机难言承众怒(上)
唐王府内,春意融融,喜讯频传。四位侧妃相继有孕,连同已诞下长子的繁花,五位佳人皆有了身孕或是初为人母,整个王府沉浸在一片对未来充满期待的祥和与喜悦之中。李之源这数月来的用心陪伴,更是让几位侧妃心中暖意充盈,情意愈笃。
然而,在这片和乐之下,却有一事,渐渐成了众人心头一个不大不小的挂碍——那位已满百日、备受瞩目的长子,至今尚未取名。
按玄唐皇室与勋贵惯例,子弟取名乃是大事,尤其这又是富昌王李之源的嫡长子(虽为侧妃所出,但因是长子,地位特殊),更是意义非凡。通常或由皇帝赐名,或由族中长辈与父母共同商定,选取寓意吉祥、彰显尊贵的字眼。
太后早在满月宴时便提过此事,当时被宴席上的风波岔开,后来见李之源似乎并无急切之意,也只当是他想慎重斟酌,便未再催促。皇帝李琰私下也问过两次,李之源皆以“尚在推敲”为由搪塞过去。连唐王妃也忍不住催促了几回,觉得孙儿都快半岁了,还没个正经名字,实在不像话。
这一日,阳光正好,李之源抱着白白胖胖的长子在繁花所居的“锦瑟居”院内晒太阳。小家伙挥舞着藕节般的手臂,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世界,咿咿呀呀,十分惹人怜爱。
繁花坐在一旁的石凳上,做着针线,看着夫君与孩儿,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幸福。她放下手中的活计,柔声道:“王爷,孩儿眼见着一天天长大,活泼可爱,这名字……是不是该定下来了?妾身听闻,太后娘娘和母妃那边,都问过好几次了。”
李之源逗弄着怀中的儿子,目光深处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凝重。他何尝不想给儿子取一个响亮尊贵的名字?只是……
就在半月前,他心血来潮,以此子生辰八字,结合自身道境与玄唐国运,暗中运转《天衍术》,为其推演命格前程。这一推演,结果却让他心头一沉。
天衍术显示,此子命格本是极贵,福缘深厚,聪明伶俐,有麒麟之姿。然而,其父——也就是李之源自身——气运太过隆盛,已超越此界极限,如同煌煌大日,光芒万丈。幼子命格虽贵,在这等庞大气运的笼罩与压制下,反而如同幼苗承受不住过烈的阳光与雨露,恐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险,易遭天妒,或生疾厄,或遇坎坷,难以平安顺遂长大成人。
若要化解,唯有反其道而行之。需以至贱之名,压其命格表象,混淆天机,使其在成长初期显得“平庸”、“卑贱”,如同给珍贵的幼苗覆上一层尘土,避免过早引来不必要的关注与“风雨”,方能韬光养晦,积蓄根基,待到一定年岁,根骨稳固,心智成熟,方能逐渐承受并融合其父遗留的气运福泽,届时再行更名,方可无碍。
简而言之,此子需以“贱名”养之,方能保其幼年健康平安。
这个结果,让李之源沉默了许久。他深知,若真给儿子取个“狗蛋”、“铁柱”之类的贱名,在这等门第,将会引起何等轩然大波。但天衍术推演出的隐患,却又由不得他不重视。一边是儿子的安危,一边是家族的体面和亲人的感受……
他低头看着怀中儿子天真无邪的笑脸,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什么体面,什么尊荣,在孩子的平安健康面前,都不值一提。
此刻听到繁花再次问起,李之源知道,不能再拖了。
他抬起头,看向繁花,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名字,我已想好。”
繁花眼中一喜,连忙问道:“王爷想了何名?可是引经据典,寓意深远的佳字?”
李之源缓缓吐出两个字,声音清晰,却如同惊雷,炸响在繁花耳边:
“狗蛋。”
“什……什么?”繁花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以为自己听错了,美眸圆睁,满是难以置信,“王、王爷……您说什么?狗……狗蛋?”她重复着这两个字,只觉得无比刺耳,与她心目中为爱子设想的那些文雅尊贵的名字,相差何止千里!
“嗯,李狗蛋。”李之源神色不变,确认道,“此名,可保他幼年平安,无病无灾。”
“这……这如何使得!”繁花猛地站起身,因为激动,声音都带上了颤音,“王爷!这是您的嫡长子!是唐王府的小王爷!岂能……岂能取如此……如此粗鄙之名?!这若传出去,孩儿将来如何见人?王府颜面何存?!”她性子温婉,此刻却也急得眼圈发红,心中充满了委屈与不解。她不明白,一向睿智通达的夫君,为何会突发如此“奇想”,给亲生儿子取这样一个名字。
李之源看着激动的繁花,心中暗叹,知道解释不清,也无法解释天衍术推演之秘,只能坚持道:“我意已决。此名关乎孩儿性命安危,非是玩笑。颜面之事,与孩儿平安相比,微不足道。”
“性命安危?”繁花一怔,捕捉到关键词,“王爷,此言何意?难道孩儿他……”她瞬间联想到某些不好的方面,脸色发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