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回:龙凤丹成泽后世,王府融冰待春来 (上)
唐王府内,喜气尚未散去。大哥李之闲得了千金,几位侧妃临盆在即,李之源心中喜悦之余,也开始认真思忖该为这些即将降临和已经降生的孩子们,准备一份怎样的见面礼。
金银珠玉,过于俗气;神兵利器,为时尚早;寻常的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丹药,对他而言信手拈来,却总觉得缺了些什么。他希望的,是能给予这些孩子真正立足于世、福泽绵长的根本。
思绪沉入那浩瀚的上古炼气士传承与自身感悟之中,一篇名为《造化蕴灵篇》的残卷,引起了他的注意。其中提及两种奇丹,一名“龙回”,一名“凤回”。此二丹并非提升修为或直接增加寿元,而是旨在为初生婴孩“筑基运,养命魂”,引冥冥中一丝龙凤祥瑞气运加持己身。
据残卷所述,龙回丹能令服用者天生自带一丝龙之威仪与坚韧,不惧邪魅,意志坚定;凤回丹则赋予一丝凤之祥瑞与灵秀,心思澄澈,不易受外魔恶意侵扰,更能逢凶化吉。二者相辅相成,若能同时服用,效果最佳。然此丹炼制极难,非丹道宗师、且需对气运之道有所涉猎者不可为。更奇特的是,此丹唯有三岁以下、灵窍未固的幼儿服用方有效果,且一炉同出,丹转三转,必成十八之数,龙九凤九,暗合天地至极之数,多一枚不成,少一枚则废,玄妙非常。
“龙回、凤回……引气运筑基,佑福泽绵长……正合我用!”李之源眼中精光一闪,当即做出了决定。此丹品阶,在他看来,犹在能延寿一甲子的甲子丹之上!甲子丹延的是肉身之寿,而龙凤回丹,筑的是命运之基!
炼制此等逆天丹药,地点、时机、心境,皆需讲究。他几乎未加思索,便选定了终南山深处,那处他曾贯通九脉、打破天地桎梏的山谷。那里残留着他突破时的道韵与引动的玄黄母气,最易沟通冥冥中的天地意志,接引那虚无缥缈的龙凤气运。
决心已定,李之源不再耽搁。他先是吩咐秦玉龙,动用风行体系的力量,不惜代价,在最短时间内搜集齐所需药材。清单上的药材虽非需要动辄千年万年的旷世奇珍,但也皆是世间难寻的灵物:四百年的紫纹龙参、五百年的赤冠凤翎花、三百年份的星纹草、凝聚月华的月华露、蕴含朝阳紫气的曦光晶……林林总总,十八种,每一样都需特定的生长环境与年份,极难凑齐。
也唯有如今势力遍布诸界、商业网络通达万方的风行商行,才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秦玉龙接到命令,深知此事关乎王爷子嗣与侄女未来道基,不敢怠慢,立刻动用最高权限,一道道指令通过传讯法阵发往各地,无数资源开始向着长安汇聚。
数日后,所有药材备齐。李之源与母亲唐王妃及几位侧妃简单交代了一句,便悄然离开了王府,身影没入终南山茫茫林海之中,再次来到了那处改变了他,也改变了整个玄唐命运的山谷。
山谷依旧静谧,只是比起当年,这里的花草树木更加繁茂,元气更加充盈,空气中甚至弥漫着淡淡的、若有若无的玄黄气息。山谷中心,那块他曾盘坐突破的青石,光滑如镜,隐隐有道韵流转。
李之源并未立刻开炉。他先是围绕山谷,以自身道元混合对周天星宿大阵的理解,布下了一座简易的“锁灵蕴元阵”,防止炼丹时灵气与气运外泄,也避免外界干扰。随后,他取出那尊自己炼制已与他心神相连的离火星辰炉,置于青石之上。
他并未急着投入药材,而是整肃衣冠,于炉前三步处盘膝坐下,取出一炉特制的“凝神香”,点燃。香烟袅袅,笔直上升,散发出宁静悠远的气息,仿佛能上达天听。
李之源闭上双目,心神沉入一种空灵澄澈的境地。他不再去想丹药的成败,不再去想王府的琐事,甚至不再刻意去追寻那龙凤气运。他的神念,如同无形的触手,温柔地蔓延开来,与这山谷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相连,与他昔日突破时残留在此地的道韵共鸣,与那弥漫在天地间、滋养万物的玄黄母气交融。
他在“沟通”,在“祈请”,以自身打破枷锁、为天地再续前路的“功德”为引,以对这方天地的挚爱与守护之心为凭,向那冥冥中执掌祥瑞、象征着尊贵、智慧与坚韧的龙凤意志,发出真诚的“邀请”。
时间一点点过去,香炉中的凝神香缓缓燃烧。山谷内寂静无声,唯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以及李之源平稳悠长的呼吸声。
突然,就在那柱香即将燃尽的刹那——
嗡!
山谷上方的天空,仿佛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了细微的、肉眼难辨的涟漪。一股难以形容的、尊贵、古老、祥瑞而又威严的意念,仿佛跨越了无尽时空,被此地的特殊道韵和李之源那纯粹的心念所吸引,悄然降临了一丝!
虽只有一丝,却让整个山谷的氛围瞬间变得不同!草木无风自动,向着虚空微微摇曳,仿佛在朝拜。空气中,隐隐有龙吟凤鸣之音响起,清越悠扬,涤荡心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