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万法宗的藏经阁上,给这座古朴的建筑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藏经阁共有五层,一层对外开放,内门弟子可自由进入;二层及以上则需要相应的权限或贡献值。阁外有两位执法堂的弟子驻守,气息沉稳,眼神锐利,显然是玄师境后期的高手。
“凌师弟,藏经阁内禁止喧哗,也不可私自带出典籍,只能在阁内抄录或记忆。”苏沐尘叮嘱道,“一层以黄阶和玄阶下品的功法、武技为主,虽不算顶尖,却很适合打基础。”
凌尘点头:“我明白。”
两人走进藏经阁,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阁内宽敞明亮,书架林立,整齐地摆放着无数玉简和线装古籍,不少弟子正坐在蒲团上,或闭目沉思,或奋笔疾书,气氛肃穆而安静。
“我去二层查些资料,你自己随意看看,一个时辰后在门口汇合。”苏沐尘说完,便向通往二层的楼梯走去,那里有一位长老驻守,核对身份后才放行。
凌尘独自在一层逛了起来,目光扫过书架上的典籍。《基础吐纳法》《碎石拳》《疾风步》……大多是他听过或类似的基础功法,虽然精妙,却与《万象化尘诀》的路数不同,对他帮助不大。
直到走到角落一个不起眼的书架前,他才停下脚步。书架上放着几本泛黄的古籍,封面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似乎是许久无人问津。
其中一本名为《尘埃论》的古籍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取下古籍,轻轻翻开,里面记载的并非功法武技,而是一位不知名的修士对“尘埃”的感悟。
“天地万物,始于尘埃,归于尘埃。玄气流转,亦如尘埃聚散……”
开篇的几句话,就让凌尘心中一动。这与《万象化尘诀》“尘聚为气,气散为尘”的要诀不谋而合!
他继续往下看,书中详细论述了尘埃与玄气的关系,认为尘埃是玄气的最基本形态,能衍化万物,甚至提出“以尘御物,不如与尘共生”的观点。
“与尘共生……”凌尘喃喃自语,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他之前操控尘埃,更多是依靠万象石的力量强行驱动,若是能像书中所说,与周围的尘埃建立联系,达到“共生”的境界,是不是就能让尘域的消耗大大降低?
这个发现让他欣喜若狂,连忙找了个蒲团坐下,仔细研读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清脆的女声在身边响起:“这位师兄,你也对《尘埃论》感兴趣吗?”
凌尘抬头,只见身边站着一位身着青色长袍的少女,约莫十五六岁年纪,梳着双丫髻,眼睛又大又亮,带着一股好奇的神色。少女腰间挂着一枚丹堂的令牌,显然是丹堂的内门弟子。
“师妹你好。”凌尘合上古籍,微微一笑,“只是偶然看到,觉得有些道理。”
“我叫林小婉,是丹堂的内门弟子。”少女大方地自我介绍,“这本书我找了好久呢,据说作者是三百年前一位奇人,可惜他的学说太过小众,很少有人认可。”
“我叫凌尘。”他也报上名字,“我觉得书中的观点很有见地,只是……”
“只是太过虚无缥缈,难以实践,对吗?”林小婉接过话头,眨了眨眼,“我刚开始也这么觉得,但后来发现,炼丹时控制火候,其实和书中说的‘与火共生’有些相似呢。”
凌尘心中一动。炼丹控制火候,修炼控制玄气,看似不同,实则都讲究“掌控”与“共鸣”。若是能将炼丹的控火之术,借鉴到控制尘埃上……
“师妹说得有道理。”他由衷赞叹。
林小婉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师兄过奖了。其实我来藏经阁,是想找一本《异火辨录》,听说一层有收藏,不知师兄见过吗?”
凌尘摇了摇头:“我刚到这里,还不太熟悉。不如我们一起找找?”
“好啊!”
两人一起在书架间寻找起来。林小婉性格活泼,说话风趣,不时给凌尘介绍丹堂的趣事,让他对万法宗的了解又多了几分。
半个时辰后,他们在一个堆满丹道古籍的角落找到了《异火辨录》。
“找到了!”林小婉欢呼一声,小心翼翼地取下古籍,像捧着宝贝一样抱在怀里。
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林小婉,你怎么在这?不是让你去丹房准备药材吗?”
只见一位身着月白长袍的青年走了过来,面容俊朗,却带着一股傲慢的神色,正是丹堂的核心弟子,周明轩。
周明轩的目光落在凌尘身上,带着审视和不悦:“这位是?”
“周师兄,这位是法堂的凌师兄。”林小婉连忙介绍。
周明轩哼了一声,没将凌尘放在眼里,只是对林小婉道:“跟我回去,长老等着用你炼的‘清蕴丹’。”
“可是我还没看完这本书……”
“一本破书有什么好看的?”周明轩不耐烦地打断她,“赶紧走!”
说完,他不由分说地拉着林小婉的手腕就要离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