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功的军功章被林建军小心地别在棉衣内侧,冰冷的金属贴着胸口,却像一团火,灼烧着他的热血。自从系统解锁“军功兑换”功能后,他就一直在期待这一刻——这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换取技术蓝图的“硬通货”。
坑道里的油灯忽明忽暗,战士们大多已经睡熟,只有值岗的哨兵脚步声在远处回荡。林建军蜷缩在睡袋里,借着微弱的光线,集中意念呼唤系统,眼前立刻浮现出半透明的兑换面板,上面的选项在火光中闪烁着微光:
【当前可兑换选项(三等功级):】
【1. 战场机械维修进阶技巧(含装甲车辆应急抢修方案)】
【2. 压缩饼干一箱(100块,高能压缩,保质期1年)】
【3. 俄语军事术语手册(进阶版,含坦克、火炮专业词汇)】
【4. T-34坦克简易维修手册(全彩图解版)】
林建军的目光在选项上逡巡,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压缩饼干能解燃眉之急,但他更看重长远价值;俄语手册实用,却不及技术资料稀缺;最终,他的视线停留在了“T-34坦克简易维修手册”上——不,不对,系统面板最下方还有一行小字:“更多隐藏选项可通过‘深度兑换’解锁”。
“深度兑换。”林建军在心里默念。
面板瞬间刷新,一个全新的选项弹了出来,带着醒目的红色标记:
【隐藏选项:T-34坦克改进蓝图(初级)——消耗1次三等功军功,可获得发动机功率提升10%、履带耐磨性增强15%的关键参数及结构示意图,含苏联军工部门未公开的优化方案。】
林建军的呼吸骤然急促。T-34坦克是当前志愿军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火力猛、机动性强,但也存在明显短板: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功率衰减严重,履带容易被冻土磨损。这张改进蓝图,简直是为志愿军量身定做的!
“兑换!”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确认。
【叮!军功兑换成功!“T-34坦克改进蓝图(初级)”已存入系统空间,附带“参数解析说明”一份。】
一股信息流涌入脑海,蓝图的细节在眼前清晰展开:发动机的喷油嘴角度需调整3度,活塞环材质应更换为含镍合金,履带板表面需增加菱形防滑纹……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动,背后是无数次试验积累的军工智慧。林建军甚至能看到蓝图边角处用俄文标注的“1949年试验版”字样,显然是苏联尚未大规模应用的技术。
“这玩意儿要是能送回国内……”林建军攥紧了拳头,心脏砰砰直跳。新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坦克制造更是从零起步,这张蓝图不仅能提升志愿军的装备性能,更能为国内的坦克研发提供关键参考,至少能少走三年弯路。
“咋了?睡不着?”赵大勇翻了个身,揉着眼睛坐起来,后背的绷带在月光下泛着白,“是不是冻着了?我这儿还有件多余的棉衣。”
“不是,”林建军压低声音,把蓝图从系统空间取出——此刻它已变成一本厚厚的牛皮纸手册,封面上印着红星和齿轮图案,看起来与普通军手册无异,“你看这个。”
赵大勇凑过来看了几眼,挠挠头:“这不是坦克图纸吗?跟咱们修的T-34好像不太一样。”
“是改进版的。”林建军指着发动机参数,“按这个改,坦克能跑得更快,履带也更耐磨,特别适合朝鲜的地形。”
赵大勇眼睛一亮:“那赶紧给上面送啊!有这宝贝,咱们的坦克就能把美国鬼子的巴顿坦克揍得找不着北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林建军合上手册,“但这蓝图涉及苏联的技术机密,直接上报恐怕会有麻烦,得找个稳妥的方式。”
他想到了安德烈顾问。作为苏联派驻的军械专家,安德烈不仅懂技术,更清楚中苏之间的技术合作边界。由他出面转递,既能保证蓝图的真实性,又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第二天一早,林建军找到正在检查装备的安德烈,把手册递了过去:“顾问同志,这是我根据战场维修经验,结合咱们的T-34性能数据,总结出的一点改进想法,您帮我看看有没有道理。”
他刻意隐瞒了蓝图的来源——在这个年代,“系统”这种超自然存在,说出来只会引来麻烦。
安德烈起初漫不经心地翻着,可越往后看,眉头皱得越紧,蓝眼睛里渐渐燃起震惊的光芒。当看到发动机喷油嘴的优化方案时,他猛地抬起头,死死盯着林建军:“这……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算是吧。”林建军含糊其辞,“修得多了,就琢磨出点门道,可能不太成熟……”
“成熟?这简直是天才的构想!”安德烈激动地用俄语大喊,声音引来周围战士的侧目。他指着履带改进示意图,语速飞快,“我们的设计师研究了三年都没解决的低温磨损问题,你竟然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就……不可思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