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蔬菜丰收的喜悦还未散去,菜地里的又一轮惊喜已悄然挂满枝头。
就在萝卜菠菜收获后的第五天,那几畦靠着墙根、搭着简易架子的胡瓜(黄瓜)藤上,已然垂坠下一根根翠绿欲滴、匀称修长的瓜儿。
它们比寻常村人见过的任何瓜菜都要水灵,长度足有成年人小臂长短,表面光滑,带着细小的嫩刺,在阳光下仿佛是用上好的翡翠雕琢而成,散发着淡淡的清新气息。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外来客”,在平华村,除了走南闯北的李货郎父子,几乎无人识得此物。
“熟了!肯定熟了!”李货郎蹲在瓜架下,眼睛放光,激动得像个小孩子,“我在州府见过,就长这样!瞧瞧这成色,比州府大集上卖的还好!”
众人围在一旁,既好奇又期待。老族长林守业发话:“既然熟了,就摘一根尝尝。”
李货郎早就等不及了,小心翼翼地选中最饱满的一根,轻轻一扭,瓜应声而落。他学着记忆里州府人的样子,拿起瓜在自己干净的衣襟上随意擦了擦,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嘴“咔嚓”就是一大口!
瞬间,极其清脆的响声伴随着四溢的清香迸发开来。只见李货郎眼睛猛地瞪圆,咀嚼的动作越来越快,脸上洋溢着极度满足和惊喜的表情,完全沉浸在那种前所未有的清甜、脆嫩、多汁的口感中,忘了身边还有一圈眼巴巴等着他反馈的家人。
“爷爷……爷爷……”小五郎扯着他的衣角,咽着口水问,“好吃吗?”
“唔!唔唔!”李货郎嘴里塞得满满当当,只能拼命点头,含糊不清地应着,又迫不及待地咬下第二口。
他那副全然忘我、吃得酣畅淋漓的模样,就是最好的广告!孩子们首先忍不住了,纷纷叫着:“我也要!我也要尝!” 大人们也笑了起来。林文柏赶紧上前,又摘了几根,清洗干净后分给大家。
“咔嚓”、“咔嚓”……清脆的咀嚼声此起彼伏,伴随着不绝于耳的惊叹。
“哇!好甜!好多水!”
“真脆生!一点渣都没有!”
“好吃!比果子还好吃!”(这就是孩子们最高的评价了)
清新的瓜香弥漫开来,每个人都吃得眉开眼笑。老族长林守业一边品尝,一边仔细观察着瓜藤,对林文柏叮嘱道:“文柏,这藤上还有好多花骨朵,看来这胡瓜是连续结果的。记得勤快些,及时把底下那些老叶子、黄叶子摘了,过密的侧枝也修剪一下,这样通风透光好,后面的瓜才能结得更多、更壮实。”
“欸!爹,我记下了!”林文柏连忙应道,将父亲的种植经验牢牢记在心里。
很快,一根瓜下肚,李货郎才从极致的味觉享受中回过神来,咂咂嘴道:“州府的人说,这个不仅能生吃,还能炒着吃,跟炒别的瓜菜一样。”
“炒着吃?”郑秀娘看着手里翠绿的瓜,有些犹豫,“这么水灵,炒了会不会可惜了?”
这时,小果果听着大人们讨论怎么吃,小脑袋里那些亮晶晶的食谱又开始闪烁。她依稀记得,在那本关于“拌菜”的书页上(当然“拌”字她不认得),画着绿绿的菠菜和另一种长长的、绿绿的东西(黄瓜)放在一起,旁边的字她认不全,但做法跟娘亲上次做的凉拌菠菜差不多。
她拽拽母亲的衣角,仰起小脸,奶声奶气地学着书上的词:“拌……拌瓜瓜……拌菠菜……”
“拌瓜瓜?”张青樱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果果是说,这胡瓜也可以像拌菠菜那样凉拌着吃?”
这话瞬间打开了大人们的思路。
“对啊!”二姑奶奶一拍大腿,“这瓜生吃都行,肯定不用焯水!洗干净了直接切块、切丝,用调料一拌不就成了?”
“试试!快试试!”众人兴致高昂。
说干就干。郑秀娘立刻取来几根胡瓜,洗净后用刀背轻轻拍裂固定胡瓜(无意中解锁了“拍黄瓜”的精髓),再切成适口的小段,放入盆中。加入蒜末、盐、一点点茱萸粉(提供辣味)、以及几滴珍贵的芝麻油,搅拌均匀。
一道简易却开天辟地的凉拌胡瓜就此诞生!
夹起一筷子放入口中,口感比生吃更加丰富!拍裂的瓜肉充分吸收了调料的味道,咸香中带着蒜香和一丝微辣,完美衬托出胡瓜本身的清甜脆爽,极其开胃解腻!
“好吃!这么拌更好吃了!”
“又学会一招!这热天吃可真爽口!”
美味当前,产量更是喜人。两根经过精心照料的瓜藤,足足结了一百多根硕大的胡瓜!除了留种和自家吃,还能富裕很多。
“老规矩,”林守业笑着安排,“文柏,给你老丈人家送一些去。文石,跑一趟平安村给你柳姐家。文远,这些你带着,明天去镇上给你梅姐家送去。让亲家们都尝尝这稀罕物。”
他顿了顿,补充道,“就说还是文远他爹从胡商那儿淘换来的新鲜种子种的,咱们也是头一回见,吃着好,送给他们也尝个鲜。” 必要的谨慎,是大家族立足的根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