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上面说,病毒脱毒、培育良种,是何意?”
周墨只好简单解释了一下植物病毒和杂交育种的概念。
听得几位帝王云里雾里,但都明白了一件事。
这些种子,是经过后世一种叫“科学”的法门处理过的,比他们那个时代的普通种子要金贵得多。
刘彻则对玉米更感兴趣,他捻起一粒金黄的玉米。
“此物,既可为人食,亦可为马料?”
“没错。”周墨点头。
“而且它的秸秆也是上好的饲料。武帝陛下若是想大规模养马,此物必不可少。”
刘彻的眼睛亮了。
他经略匈奴,最缺的就是战马,而战马最缺的就是饲料。
就在这热火朝天的扫盲班进行到一半时,异变陡生。
武则天、刘彻、赵匡胤和朱元璋的身上,同时泛起了和刚才李世民等人一样的白光。
“这么快?”周墨一愣。
算上之前看纪录片的时间,他们这次停留的总时长,不多不少,恰好是三个小时。
武则天则是三小时二十分钟。
“小周!把那几本书给咱!”
朱元璋反应最快,他一把将桌上那几本《赤脚医生手册》、《工农业技术基础》捞进怀里,另一只手死死抱着那几袋种子。
赵匡胤则一把抓过周墨刚刚写字的那几张纸,上面有他亲手写下的几个简体字和注释。
武则天和刘彻也各自拿了些资料。
“皇爷爷!”
在朱元璋的身影即将变得透明的最后一刻,朱允炆冲了上去,急切地喊道。
“回去之后,先种红薯!它最不挑地,插根藤就能活!先让百姓有口吃的,比什么都强!”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异常清晰。
朱元璋抱着一堆东西,身影在光芒中闪烁,他看着自己的孙子,虽然优柔寡断了些,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关心着天下百姓的肚子。
他想说点什么,嘴巴张了张,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光芒闪过,四位帝王消失不见。
哐当,哐当。
几本手册和大部分种子,又从半空中掉了下来,摔在地上。
显然,五斤的重量限制,对谁都一视同仁。
但每个人,都带走了一些东西。
或许是一小包种子,或许是几页写了字迹的纸。
更重要的,是他们脑子里带走的东西。
屋子里,瞬间安静下来。
只剩下周墨、朱允炆,和从始至终都稳如泰山的嬴政。
铁证如山。
这个玉环的规则,已经再清晰不过了。
想要待得更久,想要带走更多,就得在自己的世界里,做出真正有利民生的事情。
不是为了打仗而做的征西饼,不是为了巩固统治而查的胡将,而是实实在在,能让万千百姓受益的举措。
屋子里终于安静下来,只剩下角落里老旧冰箱低沉的嗡鸣。
朱允炆默默地蹲下身,将散落在地上的种子和手册一本本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回桌上,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
今晚对于他来说,有点信息过大了。
周墨一屁股坐回椅子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接待一次帝王团,比他上一个月班都累。
“仁政,才是捷径。”
嬴政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锁定了周墨。
“周墨。”
“在,陛下。”周墨立刻坐直了身体。
“朕距沙丘之行,尚有一年。”
嬴政的语气没有丝毫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
“此一年,依照后世见解,何事为先?何策为重?”
周墨莫名感觉到一种混杂着兴奋与责任的战栗。
他站起身,走到桌边,拿起一支笔和一张白纸。
“陛下,时间紧迫,您肯定已有章程,但如果非要问我的话。”
他的声音也沉稳了下来,“我认为,分三步走。第一,保命。第二,除奸。第三,固本。”
嬴政走到桌边坐下,示意他继续。
“保命,就是您自己的身体。”
周墨在纸上写下“停丹药”三个字,推到嬴政面前。
“从您回去那一刻起,所有方士炼制的丹药,一粒都不能再碰。那都是穿肠的毒药。”
“朕已知晓。”嬴政的目光落在纸上,点了点头。
“朕已经处死了徐福及其党羽,下令大秦之地禁止任何丹药出现,有长生寻仙等妖言惑众者,夷三族。”
“欸,杀了就杀了吧,不过其他的方士就不用杀了,他们也是能用的人才,不过这个不紧急,可以等之后再说。”
“然后得排毒。”周墨划拉着手机,飞快地搜索着。
“您得找个绝对信得过的大夫,用温和的法子,把您体内的丹毒慢慢排出来。比如我上次提到的喝牛奶,还有多饮水,用些利尿清热的草药,或者……蒸煮沐浴,让身体发汗。”
他尽量用嬴政能理解的词汇解释着现代医学的排毒原理。
“我这里应该是能解毒的,但我们这里人口都有特制的证明,治病也需要这个,所以有点麻烦,您等我想想办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