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元年,深秋。
李世民的身影凭空出现,刚站稳,就对着殿外高喊,“来人!传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立刻入殿!立刻!”
殿外的内侍和禁卫吓了一跳,但一听是皇帝急切的声音,谁也不敢耽搁,拔腿就跑。
没多会儿,三位宰相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冲进甘露殿。
“陛下!”
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他们总算松了口气。
这一个月,朝政虽由他们共理,但群龙无首的压力快把他们压垮了。
可他们马上就看清了李世民发白的脸色,刚放下的心又揪了起来。
“陛下,您的伤……”长孙无忌最先冲上去,满脸都是担忧。
“没事!”李世民一摆手,不让他说下去。
他扶着御案着坐下,直截了当地问:“突厥的事怎么样了?说!”
房玄龄马上从袖子里拿出份紧急军报,双手递上,语气沉重。
“回陛下,颉利可汗拿我朝侦查胡人当借口,骂我大唐包藏祸心,不尊盟约,已经在边境集结重兵,先头部队都快到并州了。”
“他放的话很难听,恐怕……仗马上就要打了。”
“好,好得很!”李世民一把抢过军报,看都没怎么看,就“啪”一声拍在了桌子上。
“传旨!在京的武将,一刻钟内,全部到两仪殿议事!”
命令一下,整个皇城都动了起来。
没多久,两仪殿里,文臣武将站得满满当当。
殿内无人出声,气氛很僵。
当李世民的身影出现在大殿之上,他身上那股毫不掩饰的怒意,让殿里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发冷。
“诸位,军报应该都看了。”李世民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砸在众人心上,“颉利在边境屯兵,想南下,都说说,怎么办?”
话音刚落,尉迟恭就第一个蹦了出来,声音洪亮,“陛下!突厥那帮蛮子,不讲信用!渭水之盟是我大唐的耻辱!”
“臣请战!给臣三万兵,我带头去把他老家端了,活捉颉利,报仇雪恨!”
“臣附议!”程咬金、秦叔宝这些武将全都站了出来,一个个都憋着火。
但房玄龄他们这些文官,却是一脸忧虑。
房玄龄出列,躬身道,“陛下,不行。大唐刚稳定,到处都要钱,国库是空的,老百姓日子苦。”
“现在跟突厥打,太不明智。赢了,国力大伤,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缓过来。输了,江山都要不稳。臣觉得,得从长计议。”
朝堂上,立马分成了两派,吵个没完,武将们觉得这是雪耻的好机会,文官们觉得应该先忍着,发展自己,不能冲动。
两边吵得正凶,一直没说话的杜如晦站了出来。
他听了两边的意见,说了个折中的法子。
“陛下,尉迟将军和房相都是为了国事,臣觉得,打和谈,不一定非要二选一。”
他开口道,“我军还没准备好,新作物也没铺开,现在打,没准能赢。”
“不如这样,咱们先派人去谈,话说的客气点,给点金银财宝,看看他到底想干嘛。要是他贪财,咱们就能拖时间。就算他真想打,也能让他放松警惕,给咱们调兵争取时间。这是缓兵之计。”
“和谈?”
李世民听到这两个字,龙袍下的拳头一下子攥紧了。
他脑子里一下就闪过在渭水边上,自己被迫跟颉利签下盟约的画面,那份屈辱,一直梗在他心里。
现在,又要谈?又要拿金银财宝去买和平?
他气得胸口堵得慌。
但他抬起头,看着下面那一张张激动的、担忧的脸,他很清楚,房玄龄和杜如晦说的是对的。
大唐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他自己不也是为了争取时间,才跑到后世去治伤吗?
屈辱和现实,在他脑子里打架。
大殿里,没人敢出声,所有人都憋着气,等着皇帝最后下令。
过了好一会儿,李世民才吐出一口气。
“可。”
他的声音很低,压着火气。
“准了。派人去谈。”
听到皇帝同意,房玄龄他们明显松了口气。
但李世民的下一句话,又让他们把心提了起来。
“但是!”他的视线扫过所有武将,“和谈是手段,不是目的!传旨,命李靖、李积,马上整顿兵马,加强戒备!”
“边境各州府,全力供应粮草军械,不能出岔子!”
“朕要让突厥人明白,我大唐,能谈,但更敢打!”
“遵旨!”众将齐声大吼。
群臣看着龙椅上的皇帝,都觉得他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他嘴上同意和谈,可眼神里那股要把人往死里整的劲儿,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重,那是不计后果,非要弄死对方的决心。
散朝后,李世民单独把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留了下来。
甘露殿里,就他们君臣三个。
“陛下,您的伤……”长孙无忌看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白,忍不住问。
“死不了。”李世民摆摆手,让他们坐下。
他看着这两个跟他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心腹,开口道。
“今天在朝上说和谈,是说给那帮胆小的文官听的,也是说给颉利那蠢货听的。”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对视一眼,皇帝的真话要来了。
“朕的真正计划,你们两个,得全力配合。”
李世民站起来,走到御案前,打开一个暗格。
他从里头拿出来两个黑色的、带天线的铁盒子,轻轻放在桌上。
他看着那两个在烛光下泛着金属光泽的黑盒子,眼神变得极具攻击性。
“朕,要让颉利知道。”
“时代,变了。”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38xs.com)祖宗们,时代变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