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教授的书房比客厅更加拥挤,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塞满了各种地质图册、考察笔记和装订成册的论文手稿。空气里混合着旧书、墨水和岩石标本的特殊气味。他示意林清音和苏曼在两张堆满了书的扶手椅上坐下,自己则走到一个带有密码锁的厚重铁柜前。
“我研究了一辈子石头,跑遍了国内外无数山川大泽。”徐教授一边转动密码锁,一边背对着她们缓缓说道,声音带着追忆,“但昆仑,始终是最特殊的一个。它不只是一座山,更像是一个……活着的、拥有自己意志的庞然大物。”
铁柜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徐教授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状物体,动作小心翼翼,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他回到书桌前,将油布包裹放在桌上,一层层揭开。里面并非预想中的矿石标本或古籍,而是一个长约一米的暗褐色竹简,以及一卷颜色发黄、边缘有些破损的皮质卷轴。
“这是我当年发现那块石头时,在同一处冰川裂隙深处找到的。”徐教授的神色无比凝重,“它们被包裹在完全密闭的青铜匣子里,深埋在万年冰层之下,才得以保存至今。竹简上的文字,我请教过许多古文字专家,无人能完全破译,只大致判断出可能与某个早已失传的上古祭祀体系有关。”
他轻轻推开竹简,上面是用某种矿物颜料书写的扭曲符号,如同虫鸟鱼迹,充满了原始而神秘的气息。林清音的灵识扫过,能感受到竹简上萦绕着一股极其古老、苍茫的意蕴,但具体含义,一时也难以辨明。
“重点是这幅图。”徐教授深吸一口气,缓缓展开了那卷皮质地图。
地图不知由何种兽皮制成,触手坚韧冰凉。上面的线条并非用墨,而是用某种暗红色的、仿佛干涸血液的颜料绘制,虽历经漫长岁月,色彩依旧鲜明。图画得十分抽象,中央是连绵起伏、被刻意夸大突出的山脉,代表着昆仑。山脉的走向、主要的山峰谷地,与现代地质图有几分相似,却又在许多细节处迥异,增添了许多现实中不存在的地貌标识,如悬空的宫殿、流淌着光辉的河流、以及一些位于特定山峰之上的、如同眼睛般的标记。
而在昆仑主脉的西北侧,一个被绘制成漩涡状的地方,旁边标注着一个与竹简上某个符号相同的标记。
“这里,”徐教授的手指指向那个漩涡标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就是我找到那块石头和这些物品的大致区域。按照地图的指示,这里应该是一处名为‘归墟之眼’的入口。当然,现代地质考察在那里只发现了一条深不见底的冰裂峡谷。”
林清音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地图上,她的“净化之瞳”不仅能看穿诡物执念,对能量流动和地脉气息也异常敏感。这幅地图在她眼中,并非死物,那些暗红色的线条仿佛在极其缓慢地流动,隐隐与远方昆仑山脉的地气遥相呼应!这绝非普通的地图,而是一件蕴含着部分昆仑山“地脉真形”的法器,或者说是“指引”!
“归墟之眼……”林清音轻声重复着这个名字,心中震动。爷爷的笔记中曾隐晦提及,昆仑乃万山之祖,亦是天地灵气归墟循环的重要节点。这“归墟之眼”,莫非就是指代某个关键的灵窍之地?
“教授,这幅地图和竹简,能否允许我们仔细研究,或者制作副本?”苏曼立刻意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尤其是那幅似乎能指引方向的地图。
徐教授犹豫了一下,看着林清音,又看了看手中那块已然恢复平静的石头,最终点了点头:“可以。但我有一个条件。如果你们真的根据这些线索找到了什么,关于那块石头……唤醒它的方法,或者它真正的奥秘,希望能告诉我结果。这……算是老头子我毕生的一个执念吧。”
“这是自然,定不负所托。”林清音郑重承诺。
就在徐教授准备将地图重新卷起,让苏曼拍照留存时,异变陡生!
“嗤啦——!”
书房的窗户玻璃毫无征兆地碎裂!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掠入,速度快得只留下残影,目标直指桌面上那幅展开的皮质古图!
那黑影全身笼罩在夜行衣中,只露出一双毫无感情的眼睛,周身气息阴冷内敛,行动间竟几乎没有带起风声,显然是一名精通潜行与刺杀的高手!
“小心!”苏曼惊呼,下意识地就要上前保护古图。
然而,有人比她更快。
几乎在窗户碎裂的同一瞬间,林清音已然动了。她并未去拦截那道黑影,而是左手一挥,一股柔和的灵力卷住尚未反应过来的徐教授,将他连同他怀中的那块奇石一起向后带开,远离危险中心。同时,她的右手在桌面上一按,那幅古图竟被她用巧劲震得向上飞起半尺!
黑影的利爪擦着古图的边缘掠过,抓了个空。
一击不中,黑影毫不停留,身形一折,如同附骨之疽般再次扑向空中尚未落下的古图,指尖寒光闪烁,显然是淬了剧毒或是附加了破法效果的利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