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说,一边在草稿纸上写下关键的等量关系,笔迹清晰,逻辑分明。
吴小燕俯下身,仔细地看着草稿纸,长长的睫毛眨动了几下,眼睛越来越亮。几秒钟后,她恍然大悟,轻轻“啊”了一声,脸上露出豁然开朗的表情和一丝不好意思的浅笑:“对哦!我忘了时间是相同的这个隐藏条件了!这样设确实更简单!谢谢你啊林栋!”
她的笑容很干净,带着一种解决难题后的纯粹喜悦。
“不客气,互相学习。”林栋也笑了笑,态度自然。
从这天起,吴小燕似乎发现了林栋这个“隐藏的数学高手”。她经常会拿着一些难题、怪题,或者自己想到的不同解法,在下课或自习课时来找林栋讨论。
林栋总是乐于应对。他刻意控制着自己的解题水平,展现出的是一种扎实的基础、清晰的逻辑和偶尔的灵光一闪,而不是碾压式的超前。他会和吴小燕一起分析题目的关键点,讨论不同解法的优劣,有时甚至会“被”吴小燕更巧妙的思路所“启发”。
这种交流,在周围同学看来,变成了“数学课代表在和林栋一起钻研难题”。林栋在班级里的形象,悄然地从“突然开窍”变成了“数学潜力股”。
而只有林栋自己知道,这些讨论对他巩固基础知识、更好地隐藏自己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同时,通过与吴小燕的交流,他也更清晰地掌握了班上优等生的学习进度和思维方式。
在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林栋精心控制了自己的分数。他确保所有基础题和中等题全对,而在最后两道难度较高的综合题上,他故意在其中一题的步骤中留下了一个不易察觉的小瑕疵,被扣了两分,另一题则用了一种稍微绕远但完全正确的解法,完整地做了出来。
试卷发下来,92分。
一个足以令人惊讶,却又不会惊世骇俗的分数。排名从之前的中游一下子跃升到了班级第十二名。
“哇!林栋你92!” “厉害啊!最后那道题你都做出来了?” 张伟一把抢过他的试卷,大呼小叫。
吴小燕也拿着自己98分的试卷转过头来看,看到林栋那道被扣分题目的步骤时,她微微歪了歪头,似乎有点疑惑那个小失误,但很快又指着最后一道题说:“林栋,你这解法虽然麻烦点,但确实很严谨,我怎么没想到可以这样辅助线呢?”
林栋谦虚地笑了笑:“运气好,瞎蒙的。”
课间,赵老师把林栋叫到了办公室。 “这次进步很大,”赵老师看着试卷,语气平和,“步骤比以往规范了很多,最后那道题的思路也不错。就是这里,粗心了。”他指出了那个被扣分的地方。 “谢谢老师,我下次一定更仔细。”林栋态度恭敬。 “嗯,保持这个势头。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多问问老师,也可以和吴小燕她们讨论一下。”赵老师难得地多说了两句。
拿着试卷走出办公室,林栋的心情平静而充实。成绩的提升在他的计划之中,与吴小燕的“学术交流”更是意外之喜,为他提供了绝佳的掩护和了解班级学习动态的窗口。
他回到教室,看到吴小燕正拿着他的试卷,和同桌女生指着最后一道题在讨论着什么,眼神专注而明亮。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女孩的马尾辫和摊开的试卷上,一切都充满了九十年代校园特有的、略显粗糙却又生机勃勃的真实感。
林栋知道,他正一步步地,稳稳地,在这个重生的起点上,扎下自己的根。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m.38xs.com)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