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 《千字文》
沈啸天构筑的架构符文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在那巨大的暗色漩涡表面激起一圈圈涟漪。一股强大的吸力传来,不再是下坠感,而是一种被撕扯、被溶解、又被重组的极端不适。李婉晴紧守意识核心,将【意识稳定器】的功率提升至应对极限环境的标准,同时分出一丝心神牢牢锁定前方的沈啸天。
没有光,没有暗,没有上下左右,甚至没有“存在”的确切感知。
当那令人窒息的转换感结束时,李婉晴“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无法用言语准确描述的“领域”。
这里就是第四层梦境——“混沌海”。
并非海洋,却有无形的“浪潮”涌动,那是由无数庞杂、原始、未经过滤的潜意识流汇聚而成的洪流。色彩在这里失去了意义,形态瞬息万变,时而如同星云旋转,时而化作扭曲的几何图形,时而又坍缩成纯粹的情绪噪音——恐惧的低频嗡鸣、欲望的粘稠触感、理性的破碎断片……一切都在疯狂的生成与湮灭之间循环。
时间感彻底混乱。一秒仿佛被拉长成永恒,一个念头却可能跨越了千年。李婉晴甚至能“看到”某些潜意识流中包裹着类似远古生物的本能恐惧,或是未来科技的冰冷投影,它们荒谬地并存、交织。
“稳住心神!”沈啸天的意念传来,比在第三层时显得凝重了许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这里是纯粹潜意识的集合,逻辑在此地最为脆弱。紧跟着我的架构轨迹,任何偏离都可能让你被同化,或者被某个强烈的集体潜意识漩涡撕碎。”
他的意识投影在前方引路,周身散发着稳定的架构师能量波动,如同怒海中的灯塔,在混沌的洪流中开辟出一条极其狭窄、勉强可供通行的“路径”。这路径并非实体,而是他用自身意志和权限暂时“说服”了周围混沌,形成的一条相对稳定的意识流向。
李婉晴不敢怠慢,立刻紧随其后。她感到自己的意识体如同狂风中的落叶,不断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冲击。【意识稳定器】发出持续的过载警告,精神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她必须时刻调整自己的意识频率,以对抗那些试图将她拉入疯狂、恐惧或虚无的潜意识暗流。
她尝试观察沈啸天。他在混沌海中显得比她从容得多,不仅能够稳定路径,似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阅读”甚至轻微引导周围的潜意识流。他对这里的熟悉程度,绝不仅仅是“有所了解”。
“任务目标,将‘思想种子’植入核心。”李婉晴一边艰难地维持自身稳定,一边用意念与沈啸天交流,试图试探,“核心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定位?”
沈啸天头也不回,专注于前方的“航行”:“核心是混沌海自发汇聚的‘奇点’,是潜意识洪流的源头与归宿,也是梦境架构最根本的支点。它没有固定位置,但会与最凝聚、最纯粹的‘意念’产生共鸣。我们需要不断调整方向,感应它的存在。你将在前三层凝聚的‘思想’准备好,越纯粹,越容易引动共鸣。”
他的解释听起来合理,但李婉晴心中的疑云更重。他对于任务流程的描述过于顺畅,仿佛早已演练过无数遍。而且,他强调的是“最凝聚、最纯粹的意念”,这让她本能地警惕——她所凝聚的“思想种子”,其核心是“怀疑权威”与“探寻真相”,这本身是否足够“纯粹”?或者说,沈啸天所期待的“纯粹”,是否另有所指?
她暗暗激活了【因果透镜】。与在第三层时类似,与沈啸天相关的未来分支依旧模糊而危险,但在这片混沌海中,透镜的感知也受到了极大干扰,只能捕捉到一些更加破碎、充满强烈冲突意味的画面碎片:崩塌的架构、吞噬一切的光芒、沈啸天脸上决绝而狂热的表情……
危险!巨大的危险正在逼近!
她不动声色地将更多精神力分配给【意识稳定器】和【潜意识宫殿】的雏形(尚未完全解锁,但已能提供基础的信息梳理和防御加成),同时更加内敛地守护着自己意识核心中那枚融合了“放下过去”、“怀疑权威”、“探寻真相”的思想种子。
不知“前行”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漫长岁月。周围的混沌景象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那些无序的潜意识流似乎开始围绕着一个无形的中心缓慢旋转,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横亘于意识“视野”中的漩涡。漩涡的中心,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既是万物起源又是终结之地的磅礴气息。
那里,仿佛就是“核心”所在。
沈啸天的速度明显加快,架构出的路径也变得更加凝实。“接近了!准备好,李婉晴!跟随我的指引,将你的思想种子投向漩涡中心!”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
李婉晴的心沉了下去。终点将至,摊牌的时刻,恐怕也不远了。
【李婉晴:精神+1(成功适应终极梦境“混沌海”的极端环境,意志于混乱中维持基本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