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总的倒戈,绝非仅仅是为了汐资本开出的双倍薪资、核心股权与更广阔的发展平台那么简单。这场看似突然的背叛,实则是顾景笙与苏汐暖精心布局的关键一步,是压垮陆少泽的又一根致命稻草。
早在布局之初,苏汐暖便凭借前世记忆,知晓刘总与陆少泽之间并非表面那般亲密无间。陆少泽生性多疑且自私,对刘总始终留有戒心,而刘总多年来为陆氏集团立下汗马功劳,却始终未能触及核心决策权,心中早已积怨颇深。更重要的是,苏汐暖清楚记得,前世陆氏集团爆发危机时,陆少泽曾毫不犹豫地将所有罪责推到刘总身上,让他成为替罪羊,最终锒铛入狱。
正是抓住了这一点,顾景笙派出了旗下最顶尖的谈判专家与心理专家,组成专项团队与刘总接触。谈判地点选在一家隐蔽的私人会所,没有剑拔弩张的逼迫,只有推心置腹的分析与利弊权衡。谈判专家先是向刘总阐述了陆氏集团当前的绝境——财务造假曝光、监管立案调查、资金链断裂,覆灭已成定局,任何挣扎都是徒劳。随后,心理专家精准捕捉到刘总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层层递进地剖析了他留在陆氏的唯一结局:要么随陆氏一同破产,背负巨额债务;要么成为陆少泽的替罪羊,付出自由的代价。
“陆总向来是利益至上,如今大厦将倾,他绝不会牺牲自己保全他人。”谈判专家将一份整理好的分析报告推到刘总面前,语气平静却字字诛心,“您在陆氏多年,掌握了太多核心机密,也参与了不少违规操作,这些都是陆总手中的把柄。一旦需要,他会毫不犹豫地将您推出去挡枪,这一点,您难道还看不清楚吗?”
刘总沉默不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脸上露出挣扎的神色。他并非没有想过这个可能,只是一直心存侥幸,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功绩换取一线生机。
就在这时,谈判专家拿出了苏汐暖特意提供的一份关键证据——一段经过处理的录音,以及几封内部邮件截图。录音中,陆少泽与心腹的对话清晰可辨,内容正是商议在危机爆发时,如何将财务造假的主要责任推到刘总身上,让他“主动”辞职背锅,以换取“保全家人”的承诺;邮件中,陆少泽更是直接指示心腹,整理刘总参与违规操作的“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铁证如同惊雷,彻底击碎了刘总的侥幸心理。他脸色煞白,双手微微颤抖,终于明白自己在陆少泽眼中,从来都只是一枚可以随时丢弃的棋子。恐惧与愤怒交织在一起,让他瞬间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背叛陆少泽,投向汐资本。
为了表达诚意,刘总不仅毅然决然地提交了辞呈,带领核心团队集体跳槽,更带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投名状”——一份他多年来秘密保存的内部会议纪要,以及部分关键邮件的加密备份。这份会议纪要详细记录了近五年来,陆少泽多次在内部会议上指使他进行违规操作、篡改财务数据、隐瞒关联交易的具体过程,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具体指令都标注得一清二楚;而那些邮件备份,则是陆少泽直接下达违规指令的原始凭证,语气嚣张,毫无顾忌。
这些证据,是陆少泽罪证链上最关键的一环。苏汐暖与顾景笙在收到证据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核实与整理,随后通过匿名渠道,正式提交给了正在调查陆氏案的监管机构与经侦部门。
此前,监管机构与经侦部门已经掌握了陆氏集团财务造假、洗钱、绑架未遂等多项证据,但大多集中在公司层面,或是需要进一步核实的间接证据。而刘总提供的会议纪要与邮件备份,直接将矛头指向了陆少泽个人,清晰地证明了所有违规操作都是在他的直接指使下进行的,他是整个事件的主谋与核心。
这些新证据与之前曝光的财务报表、资金流向图、录音片段等相互印证,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坚不可摧的证据闭环,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陆少泽的个人罪责死死钉牢,让他再也无从抵赖。
监管机构与经侦部门迅速行动,结合新证据展开了更深入的调查,很快便完成了所有取证工作,确定了陆少泽的犯罪事实。
这天下午,陆氏集团总部大厦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陆少泽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眼神呆滞地望着窗外,脸上布满了憔悴与绝望。核心团队的叛逃让公司彻底陷入瘫痪,各地分公司纷纷传来停产、裁员的消息,银行的催款函如同雪花般飞来,供应商的围堵依旧没有散去。他如同困在孤岛上的弃儿,被整个世界抛弃。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几名身着制服、神情严肃的经侦人员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名陆氏集团的员工,脸上满是复杂的神色。
陆少泽浑身一震,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却依旧强装镇定地问道:“你们……你们来干什么?我已经配合过调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