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一攻浦城——狡猾的李绣
寒风在闽北的群山中呼啸,卷起地上的积雪,打在甲胄上沙沙作响。赵高翔的大军在浦城外围悄然扎营,与先行抵达的张明远部顺利会师。当张明远看到赵高翔身边衣衫褴褛却眼神锐利的王祁及其部众时,这位沉稳的将领也露出了惊讶之色。
双方互通姓名后。张明远也很是吃惊,他知道最近浦城方向不太平,但是不能轻易助阵,一直在加固南平的防御。
现在得知是眼前的将军在进攻浦城。并且已经和赵高翔汇合了。很是高兴。
“王祁将军!”张明远抱拳,“久闻将军抗清之名,前次浦城之战,虽未能竟全功,亦让鞑子胆寒。今日能与将军并肩作战,实乃幸事!”
王祁面露惭愧,拱手还礼:“张将军谬赞了,败军之将,不堪言勇。幸得侯爷收留,方有再战之机。”
赵高翔看着两员将领,微微颔首。他当即下令,从随军粮草中拨出部分,优先补给王祁部。当热腾腾的米饭和难得的肉干分发到王祁那两千多名饥肠辘辘的士兵手中时,许多汉子眼眶都红了。
他们转战多时,早已习惯了饥一顿饱一顿,何曾受过如此厚待?看着堆积的粮秣和崭新的武器,王祁紧紧握住赵高翔的手,声音哽咽:“侯爷……王某与麾下弟兄,这条命,从今往后就是侯爷的了!”
赵高翔拍拍他的肩膀,语气沉稳:“王将军言重了。抗清大业,正需诸位这样的忠勇之士。吃饱了,整顿好,我们还要一起打浦城。”
在王祁的详细指点下,赵高翔对浦城外围的地形和李绣的布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中军大帐内,巨大的浦城周边舆图铺开,众将围拢。
“侯爷,李绣此人,极其谨慎狡猾。”王祁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九秋、陂头、下里坂,这三个地方是他设置在浦城外围的犄角,互为支援。上次我部猛攻其中一处,另外两处的援军很快就到,导致我军腹背受敌。”
赵高翔凝视地图,沉思片刻,开口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再来一次围城打援。不过,这次要让他援得出,回不去!”
他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由王祁率领其本部三千人马,佯攻九秋据点,声势要大,做出志在必得之势,引诱浦城主力出援。
张明远率五千精兵,预先埋伏在浦城至九秋的必经之路——一段名为“落马坡”的狭窄谷地左侧山林。而年轻锐气的夏完淳,则率领两千骑兵和一千精锐步兵,潜伏在落马坡另一侧的密林中,待张明远截住敌军,便从侧后方发起致命一击,力求全歼出城之敌。
“此战关键,在于快、准、狠!”赵高翔目光扫过诸将,“务必在李绣反应过来之前,吃掉他的援军!王将军,你的任务最重,既要让李绣相信你是主力攻城,又要顶住他援军初至时的压力。”
“末将领命!”王祁慨然应诺,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次日拂晓,战斗打响。王祁率领三千经过休整、饱餐战饭的部队,向九秋据点发起了猛烈的佯攻。战鼓擂动,喊杀震天,箭矢如雨点般射向九秋的寨墙。王祁部的进攻极具欺骗性,他们冒着守军的滚木礌石,数次逼近代价高昂地近寨墙,仿佛下一刻就要蚁附攻城。
浦城城头,李绣按剑而立,冷眼看着远处九秋方向升起的硝烟。他身形魁梧,面容冷峻,眼神如同鹰隼。
“将军,九秋告急!看旗号,是王祁那败军之将,他竟然还敢回来!”副将在一旁急道。
李绣嘴角勾起一丝冷笑:“王祁?丧家之犬,安敢复来?不过,他刚经历大败,哪来的底气和兵力如此猛攻?背后定然有人。”
他沉思片刻,下令道:“点齐四千兵马,本将军亲自出城救援。令李葆贞县令严守城池,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开城门!另,多派斥候,探查落马坡两侧山林,谨防埋伏!”
李绣的谨慎,超出了赵高翔的预料。他亲自率领四千精锐出城,但行军速度并不快,前锋斥候远远撒开,仔细搜索着道路两旁的可疑迹象。
落马坡伏击圈内,张明远屏息凝神,看着清军斥候一步步靠近。就在清军前锋即将踏入谷地最狭窄处时,一名警惕的清军斥候似乎发现了左侧山林中反射兵刃的微光,立刻发出尖啸示警!
“不好!有埋伏!”清军前锋一阵骚动。
李绣闻讯,非但没有慌乱,反而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冷笑。“结阵!向后队传令,交替掩护,缓缓后撤!弓箭手,覆盖射击左侧山林!”
刹那间,箭雨向着张明远部的潜伏位置倾泻而去,虽然大部分被林木阻挡,但仍造成了一些伤亡,打乱了预定的伏击节奏。
“被发现了!杀出去!”张明远见势不妙,当机立断,率军从左侧山林中杀出。顿时,伏兵四起,喊杀声震天动地。
然而,李绣的部队反应极快,迅速结成一个圆阵,长枪如林,盾牌如墙,顽强地抵挡着张明远部的冲击。双方在落马坡谷口展开了惨烈的厮杀。刀剑碰撞声、利刃入肉声、垂死哀嚎声不绝于耳。鲜血很快染红了雪地,断肢残臂随处可见。明军士兵勇猛冲杀,但清军阵型严密,一时难以突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