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引经据典(“桃李不言”出自《史记》李广列传赞,“时也命也”化用《史记·项羽本纪》太史公语),不仅接住了话题,展示了学识,更巧妙地将李广个人的悲剧轻巧推开,转而高度歌颂当今皇帝和太平盛世,政治正确无比,格局瞬间开阔,显得大气又得体。
几位旁听的勋贵夫人不禁微微颔首,露出赞许之色。
周倩儿脸上笑容一僵,没料到沈清鸢竟能如此圆融应对,一拳仿佛打在了棉花上。她不甘地向斜对面的兵部郎中家孙小姐使了个眼色。
孙小姐会意,掩口轻笑一声,将众人注意力引向轩外水面:“沈姐姐快看,那对鸳鸯真是恩爱缠绵,羡煞旁人。听闻靖安侯爷早年也曾镇守边关,建功立业,想必沈姐姐对军中之事比我们这些深闺女子多知一二。不知姐姐如何看待如今边关将士?唉,我常听家父忧心,承平日久,武备难免有所松弛,空饷虚额之说似也有所闻,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呢。姐姐以为如何?”
这个问题更为刁钻恶毒!直接将军国大事、边防弊端抛给一个闺阁女子,无论沈清鸢表示赞同还是反对,都可能被抓住把柄——赞同则是妄议朝政,非议边军,其心可诛;反对则显得无知浅薄,不恤国事。甚至可能给靖安侯府引来“结交武将、窥探军务”的非议。
沈清鸢刚刚放松的心弦再次绷紧,指尖微微发凉。这已远超她平日所能应对的范畴。
几乎在同一时间,沈清辞再次借着整理沈清鸢身后微微歪斜的靠垫,俯身贴近,气息如兰,语速极快却异常清晰:“长姐,答‘军国大事,自有陛下圣心独运,朝廷诸公运筹帷幄。我等闺阁女子,见识浅薄,安敢妄议?唯愿边疆将士安康顺遂,我大周国泰民安,山河永固’。”
沈清鸢心中大定,那股无形的支撑力让她再次挺直了脊背。她并未立刻回答,而是从容地端起面前刚续满的茶盏,轻轻用杯盖拂去茶沫,娴雅地抿了一口,仿佛在细细品味茶香,也像是在斟酌言辞。
这片刻的沉默,反而为她增添了几分沉稳气度。
放下茶盏,她方才看向孙小姐,笑容依旧温婉,却多了一丝郑重:“孙妹妹忧国忧民,心系边关,实在令人敬佩。然则,军国大事,关乎社稷安危,自有陛下圣心独裁,朝廷诸位大人运筹帷幄,非我等久处深闺、见识浅薄的女子所能妄加揣测评议。我等所能期盼的,不过是边疆将士们都能平安康泰,我大周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方不负这盛世光景,不负眼前美景良辰,孙妹妹说是不是?”
她再次将球轻巧地踢回给对方,紧扣“女子不问外事”的本分,只表达最正确、最无害的祝愿,完美避开了所有陷阱,姿态谦逊,却无懈可击。
孙小姐张了张嘴,发现竟找不到任何可攻击之处,只得讪讪一笑,勉强附和:“…沈姐姐说的是。”
连续两次机锋被对方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轻易化解,且应对得如此滴水不漏、端庄得体,周倩儿等人虽心有不甘,却也知道今日是讨不到好了,只得暂时偃旗息鼓,眼神交换间,多了几分惊疑不定。
而始终低垂着眉眼的沈清辞,心中并无丝毫得意,只有一片冰冷的清明。她成功地扮演了“影子”的角色,所有智慧的光芒都折射在了沈清鸢身上,自己则完美隐匿于幕后。但她知道,这宴席之下的暗流,远比表面看到的更为汹涌。而她这条依附于沈清鸢的小船,必须更加谨慎,才能在这波涛暗涌中,寻得一线属于自己的生机与前路。
喜欢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请大家收藏:(m.38xs.com)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