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啸天那句沉重的“试行”,像一道赦令,打破了镇远镖局积郁已久的沉闷。然而,当林可和杨华真正开始将纸上的蓝图付诸实践时,才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隔着一道名为“习惯”的鸿沟。
次日清晨,练武场上。林可和杨华站在一群神色各异的镖师面前,旁边立着一块临时找来的木板,上面贴着画有Logo和口号的草纸。
“各位兄弟!”林可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充满感染力,“从今天起,我们‘镇远镖局’将启用一个新的对外名号——‘安全达’!”
他指向木板上的图案:“这是我们‘安全达’的标志!这面盾牌,代表我们守护镖物、守护信义的决心!这匹骏马,代表我们迅捷如风、使命必达的速度!从今往后,这就是我们行走江湖的旗号!”
镖师们交头接耳,大多面露茫然。一个满脸络腮胡的老镖师嘟囔道:“花里胡哨的,走镖靠的是手上功夫,画个画儿顶啥用?”
林可没理会质疑,继续道:“我们的口号是——‘安全托付,使命必达’!简单,好记,以后接镖、送镖,都要把这句话喊出来,让客户记住我们!”
“还要喊口号?”另一个镖师皱起眉,“跟街头卖艺似的……”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杨华见状,微笑着上前一步,声音温婉却清晰:“各位师傅,这并非儿戏。大家想想,威扬镖局为何能抢走我们的生意?除了手段,他们的镖旗、他们的衣裳,是不是看起来比我们更整齐、更气派?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我们首先要让客人觉得我们专业、可靠,愿意把货物交给我们。这个标志,这句口号,就是我们在告诉所有人,‘安全达’是不一样的,是更值得信赖的!”
她的话入情入理,部分年轻镖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陈远立刻站出来支持:“杨姑娘说得对!我们不能总守着老黄历!我觉得这标志很精神,口号也提气!”
说服了初步理念,接下来是更具体的——制服。
林可拿出了设计图:主体为靛蓝色的短褂,寓意沉稳与可靠;衣襟、袖口和裤缝则镶上赭红色的滚边,象征活力与热情。背后,用醒目的赭红色丝线绣上那个盾牌骏马的Logo和“安全达”三字。
“我们要让所有人,远远看到这身衣服,就知道是‘安全达’的人来了!”林可充满激情地解释。
然而,成本问题立刻摆在了面前。定制几十套新服装,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以镖局目前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几乎不可能。
“就不能……用现有的衣服改改?”一位管账的老先生为难道。
就在众人犯难之际,杨华再次展现了她的细致和人际交往能力。她了解到镖局里有一位姓王的老师傅,早年做过裁缝,后来才投身镖行。她亲自找到王师傅,言辞恳切,说明此举关乎镖局存亡,并拿出了林可设计的、易于批量裁剪制作的图纸。
王师傅被她的诚意打动,又看在陈总镖头的面子上,答应带着两个手巧的趟子手,利用库房里一些积压的蓝色和红色布匹,日夜赶工,先行改制出十几套应应急。虽然布料质量参差不齐,但统一的款式和醒目的配色,已然初具视觉冲击力。
当第一批改制好的制服发到几位年轻镖师手上,他们换上后,互相打量着,都有些不好意思,又隐隐有些兴奋。人靠衣装,统一的服饰确实带来了一种莫名的凝聚力和焕然一新的精气神。
“嘿,你别说,穿上这身,感觉自己真有点……不一样了?”一个年轻镖师对着水缸照了又照。
陈远也换上了新装,挺拔的身姿配上这精神抖擞的服饰,更显英气。他走到林可和杨华面前,郑重抱拳:“林兄,杨姑娘,多谢!”
这一刻,林可和杨华真正感受到了,“改变”正在发生。
光有外表还不够,林可深知,内在的统一同样重要。他开始了“企业文化”的灌输。
每天清晨,在练武场例行活动后,他会让所有人在陈远的带领下,列队,大声喊出口号:“安全托付!使命必达!”
起初,声音参差不齐,如同蚊蚋,尤其是几位老镖师,张着嘴却发不出声,老脸涨得通红,觉得这简直是羞辱。
林可也不强迫,只是让陈远和几个愿意喊的年轻镖师站在前面,一遍又一遍地带头。杨华则在一旁温和地鼓励:“老师们傅,这不是丢人,这是在告诉咱们自己,也告诉老天爷,咱们‘安全达’的决心!声音越大,心气越足!”
渐渐地,或许是受到年轻人热情的感染,或许是被这简单的口号本身蕴含的力量所触动,喊声开始变得整齐、响亮。那浑厚的声浪在清晨的院落里回荡,仿佛真的将多日来的晦气都驱散了不少。
同时,杨华负责的《镖师服务手册(初级版)》培训也在同步进行。她不像林可那样激进,而是采用更柔和的方式,结合实例,一条条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