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共鸣室厚重的黑石大门被无声地推开。老院长奥尔加斯率先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林可、杨华以及卡尔文。
博格等人立刻收敛了情绪,恭敬地向老院长行礼,只是看向林可和杨华的目光中,依旧带着审视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期待。关于这两位“异界贤者”在低年级创造的奇迹,他们自然有所耳闻,但高阶魔法领域的问题,远比基础教学要复杂和深刻得多。
“情况如何?”老院长的声音带着关切,目光扫过众人苍白的脸色和室内尚未完全平息的混乱能量余波,心中已然明了。
“院长,您都看到了。”博格叹了口气,没有掩饰自己的挫败,“‘虹光法墙’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消耗更大、操控更精细的高阶法术。我们……我们仿佛被这个世界抛弃了。”
老院长沉默地点了点头,看向林可和杨华:“两位,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高阶法师的力量衰退,是学院整体危机的核心。不知二位,可有思路?”
林可没有立刻回答博格那带着情绪化的“被世界抛弃”的言论,而是从随身携带的一个金属匣子里,取出了几件造型奇特的魔法道具。它们并非传统的法杖或水晶球,而是镶嵌着微型符文阵列、连接着细密导魔金属丝、甚至还有类似指针和刻度盘的装置——这是她的研究所这些天根据她的设计,紧急制作出来的第一批能量环境探测仪。
她没有去观察施法过程,也没有询问法师们的感受,而是直接开始了测量。她手持一个类似罗盘的装置,在共鸣室内缓慢移动,记录着空间中不同位置的能量密度读数;又将几个带有尖刺的金属棒插入地面特定节点,连接到一个嗡嗡作响的方盒上,分析着能量流动的速率和元素分布比例;最后,她甚至激活了一个悬浮在她肩头、不断旋转的多面体水晶,捕捉着空间中那细微而持续的“背景干扰波纹”——这是一种连高阶法师都难以清晰感知的、仿佛来自世界底层的紊乱波动。
杨华则与林可的“外在测量”截然不同。她静静地走到共鸣室中央,闭上双眼,周身没有任何魔力波动,但一种极其柔和而深邃的感知力,如同水银泻地般向四周蔓延开来。她的“调和”感知,直接触及能量的“质性”。她“听”到了这片空间中能量的“声音”——那不是活跃的、充满回应性的鸣响,而是一种沉闷、粘滞、仿佛被蒙上了厚厚灰尘的呜咽。能量之间的“韵律”失去了往日的和谐,变得杂乱无章,互相冲突、抵消,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阻力场”。
半晌,林可结束了测量,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曲线图,眉头紧锁。杨华也缓缓睁开了眼睛,对林可微微点头,印证了她的某些发现。
“问题不在法师自身,至少主要问题不在。”林可抬起头,语气肯定地打破了沉默,她的目光扫过博格等人,“根据我的初步测量,这间共鸣室内的基础能量密度并没有显着降低,甚至在某些区域,因为历代法师的长期使用,能量淤积浓度反而偏高。”
“什么?”博格一愣,“能量没有减少?那为什么……”
“问题是‘活性’和‘纯净度’。”林可打断他,指向一个探测仪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杂乱波形,“看这里,环境中的能量充满了这种‘背景干扰波纹’,它像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噪音’,严重干扰了你们精神指令的清晰传递和能量的有序汇聚。同时,不同属性的元素能量之间也存在着异常的‘粘滞’和‘惰化’现象,难以被高效地分离和调用。”
她顿了顿,用一个更形象的比喻解释道:“这就好比,你们面对的不是一片干涸的河床,而是一条被大量泥沙、杂物污染的浑浊河流。河水(能量)总量也许没少,但你们想从中舀起一瓢清澈、可直接饮用的水(纯净可控的能量),却变得异常困难,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去过滤、提纯。传统的、粗放式的‘聚能’方式,在这种环境下,效率自然极其低下。”
杨华适时地补充,声音温和却直指核心:“我能感觉到,这里的能量‘生病’了,或者说,失去了它们本应有的‘和谐’。法师们的精神力如同试图指挥一支各自为战、甚至互相掣肘的混乱乐队,越是用力,奏出的乐章就越是刺耳。这不是你们的力量或技巧问题,而是‘指挥体系’和‘乐器’本身的状态出了问题。”
林可和杨华,一个用数据说话,一个凭感知印证,短短几句话,就将困扰高阶法师们多年的模糊感受,清晰地剖析开来,定位到了“环境接口”和“能量品质”上。
卡尔文眼中闪过恍然和兴奋的光芒,他快步走到林可身边,看着那些探测数据:“果然如此!我之前的很多研究也间接指向了环境能量的‘惰化’和‘干扰’,但一直缺乏像您这样精确的测量和定量的描述!林可女士,既然问题定位了,那么解决方案呢?传统的聚能法阵已经沿用了数百年,它们的设计是基于能量活跃、易于调用的环境假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