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艾瑞蒙德学院万籁俱寂,唯有魔法本质探索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
林可站在巨大的光纹白板前,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公式、符号和能量流图。她的眼神炽热,仿佛有星辰在其中燃烧。杨华安静地坐在一旁的实验台边,掌心悬浮着一团柔和的光芒,光芒中无数细微的信息流如星河般缓缓旋转。
卡尔文站在两人之间,目光复杂地在林可的白板和杨华掌心的光芒间移动。这位曾经固执己见的老派法师,此刻脸上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傲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震撼、羞愧与重新燃起的求知欲的神情。
“我们之前的认知都被局限了。”林可的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她手中的光笔在白板上划出两条清晰的路径,“通往真理境,从来就不止一条路,更不是单纯依靠魔力积累就能达到的蛮干之路。”
光笔在第一路径上重重一点:
“第一条路径,我称之为‘认知即存在’路径。”她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基于量子实验的结果,我们已经证实,魔力具有典型的量子特性,而强大的‘观察者意识’能够对现实产生实质影响。这条路的本质,是通过对魔力量子本质和宇宙底层规则的极致理解,不断强化和纯化自身的意识,使其强大到可以局部、暂时地‘覆盖’或‘重写’现实的基础规则。”
她转过身,目光扫过杨华和卡尔文:“换句话说,当你的认知达到一定程度,你对世界的‘理解’本身,就会变成一种力量。传说中的许愿术,那些触及世界本源的传奇魔法,很可能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不是用魔力蛮横地改变现实,而是用理解了规则的意识,向世界‘提交’一个临时的规则补丁。”
实验室里安静得能听到魔力流转的细微嗡鸣。卡尔文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他死死盯着白板上的推导过程,嘴唇微微颤抖。这个理论完全颠覆了他数十年来的认知。
“但是,”林可的话锋一转,光笔指向第二条路径,“这并非唯一的道路。”
她的目光落在杨华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骄傲:“华哥发现的‘信息海’,为我们揭示了世界的另一重真相。那条路径,我称之为‘调和与共鸣’路径。”
杨华掌心的光芒随着她的声音轻轻波动,他抬起头,接过了林可的话:“那片信息海,是万物的根源数据库。每一个存在,无论是生命还是物质,都在其中有着对应的信息投影。我的调和之力,本质上是一种能与这片信息海建立连接,并与之共振的能力。”
他的声音平和而深邃:“这条路径,不是要去‘定义’或‘覆盖’规则,而是通过深度共鸣,让自身的生命频率与万物的信息波动同步,最终达到‘我即万物,万物即我’的境界。当你能与万物共鸣时,影响现实就不再是强行施加外力,而是如同水流推动舟楫般自然而然。”
“认知改变存在,与调和融入万物……”卡尔文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悟性的火花,“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条偏向于绝对的理性与构建,一条偏向于绝对的感知与融合……但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终点——对世界本质的触及和交互。”
“没错!”林可兴奋地打了个响指,光笔在白板上画出一个巨大的圆圈,将两条路径包裹在一起,“这就是真理之门!它有两个入口,但门后的风景,很可能是一致的!我们之前的研究,包括卡尔文导师您之前的尝试,都陷入了非此即彼的误区,或者试图用一条路径的方法去走另一条路,所以才步履维艰,甚至险些误入歧途。”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卡尔文一眼。卡尔文身体一震,脸上血色褪去,浮现出后怕的神情。他之前强行抽取能量冲击瓶颈的行为,正是试图用“调和路径”的粗糙手段(直接抽取信息海对应的本源能量),去实现“认知路径”的目标(强行提升意识强度),无异于缘木求鱼,没有当场灵魂崩溃已是万幸。
“我……我明白了。”卡尔文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朝着林可和杨华郑重地行了一个法师礼,“多谢二位,为我指明了方向,也……救了我一命。”
这一刻,他彻底放下了所有的成见和架子。
“卡尔文导师,您不必如此。”杨华起身扶住他,温和的力量抚平着他灵魂中残余的焦躁,“您的知识和经验对我们至关重要。”
林可也点头道:“是的,两条路径的理论框架我们已经提出,但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修行方法,如何构建对应的法术模型,这需要极其深厚的魔法结构学功底。在这方面,您才是专家。”
她目光灼灼地看着卡尔文:“我们需要的,是一座桥梁,一个能将理论与现实连接起来的工程师。卡尔文导师,您愿意成为这座桥梁吗?”
卡尔文看着眼前两位年轻人清澈而充满信任的眼睛,胸腔中一股热流涌动。曾几何时,他沉迷于力量的提升,却忘记了探索魔法本质的初心,差点在歧路上万劫不复。而现在,他不仅得到了救赎,更找到了真正有价值的新方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