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余烬尚未完全冷却,艾瑞蒙德学院却已沐浴在一种截然不同的炽热氛围之中。焦土与硝烟的气息尚未散尽,但更浓郁的是生机药剂的味道、魔法焊接的臭氧味,以及一种名为“希望”的、蓬勃跃动的能量。那笼罩天穹的翠绿色“生命壁垒”并未因敌人的溃败而消散,杨华以其精妙入微的控制力,将其转化为一个覆盖全学院的“超大型持续性恢复场域”。领域的光芒变得柔和如晨曦,无声地滋养着每一寸被黑暗魔力侵蚀的土地,抚慰着每一位伤员疲惫的身心,甚至连那些在战火中折损的草木,都在领域边缘顽强地抽出蕴含着一丝翠绿魔法灵光的新芽。
这是一场代价微小到近乎奇迹的辉煌胜利。
在中央广场那座临时搭建、却连接着学院“大脑”——地下中央计算核心的指挥中心前,一面高达十米的巨型光纹屏幕悬浮半空,上面正以清晰冷静的数据流,无声地宣告着这场战役的最终统计。阵亡人数定格在二十七这个令人心痛却也不得不感到庆幸的数字上;重伤失去战斗能力者一百零三人,正在医疗区接受着由杨华亲自指导、结合了现代医学与调和魔法的先进治疗;轻伤者近千,但无一不是能在短期内完全恢复的状态。屏幕的另一侧,则是暗焰学会最终的战果:确认歼灭包括三名“伪真理”级毁灭使徒在内的“伪统御境”及以上战力三百七十一人,俘虏四十二人(均处于严密魔法禁锢与精神隔离中),其首领“噬魂之主”墨菲斯托确认于最终冲击中被杨华的“生命共鸣·净化之潮”彻底湮灭,魂飞魄散。
无需任何言语的渲染,这冰冷而残酷的数字对比本身,就拥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学员们相拥着,泪水肆意流淌,那不仅仅是劫后余生的狂喜,更是身为创造并参与这场奇迹一份子的骄傲与激动。导师们终于可以卸下重担,任由疲惫却满足的笑容爬上脸庞,他们望向那些在废墟间忙碌的年轻身影,眼中充满了对学院未来的无限信心。而来自工坊的法师与工匠们,则抚摸着那些在战场上经历了残酷检验、甚至有些残破的新式装备——无论是依旧闪烁着稳定符文的“蜂巢”护盾发生器,还是炮管仍有余温的“飓风”弩炮——眼神炽热如同看着自己最出色的孩子。正是这些凝聚了全新理念的造物,将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指挥中心内,林可面前那环绕着她的上百面光屏,数据流的性质已然改变。从之前如同狂暴星河般倾泻的实时战斗信息,切换成了更为深邃、细致的战后分析与推演模式。对她而言,这场被载入史册的胜利,其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近乎完美的“全要素战场测试环境”。
她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快得带起残影,瞳孔深处那绝对理性的冰蓝色光芒依旧闪烁,只是少了几分临战时的极致锋锐,多了几分研究者特有的专注与探究。
“‘钢铁长城’联合护盾在承受第三波高强度混合元素冲击时,东南象限同步率出现瞬时百分之零点三的下跌,数据溯源指向第七单元护盾手精神力阈值波动。建议:引入杨华导师的‘基础调和冥想法’作为护盾手标准日常训练,并开发针对性的高强度抗压幻境模拟程序。”
“‘蜂鸟’型魔导短铳在莉莉丝连续超载射击第17.3秒时,内部第4、7、11号复合导能回路出现临界过热,理论极限连射时间需修正。工坊需优先研究‘冰纹魔钢’或‘恒温晶石’在该部位的替代应用方案。”
“卡尔文导师在拦截‘空间归寂’时施展的‘规则干涉术’,其魔力消耗模型与信息海扰动系数已记录。初步分析显示,若将其能量引导结构参照‘林-杨信息海共振理论’第三公式进行优化,预计可降低基础能耗百分之十五点七,并提升百分之八的干涉稳定性。”
她如同一位最高明的手术医生,正在解剖一具名为“战争”的巨大尸体,不放过任何一丝细节,从中汲取着足以让整个体系再次飞跃的养分。科学魔法道路带来的,不仅仅是战胜强敌的暴力,更是一种可以自我诊断、自我优化、自我迭代的,近乎拥有生命的成长性。这种建立在冰冷数据、严谨逻辑和可重复实验基础上的秩序与效率,让所有深入了解其运作机制的人,都看到了一个远比依赖个人悟性与古老卷宗更加广阔、更加坚实的未来。
与此同时,杨华的身影穿梭在伤员营地与战场边缘的净化区域。他不再需要支撑那覆盖全场的宏大领域,但周身自然散发出的那股温和而磅礴的生命气息,却比任何治疗法术都更能安抚人心。他停在一名年轻法师的身边,这名学员的整条左臂被一种恶毒的腐蚀性能量侵蚀,肌肉萎缩,皮肤呈现出一种坏死般的灰败色,甚至连骨骼都似乎变得酥脆。传统治疗术对此束手无策,仅仅能延缓其恶化。
杨华没有吟唱任何繁复的咒文,只是缓缓伸出右手,食指轻轻点在那坏死的胳膊上。他的眼眸深处,仿佛有无数细碎的翠绿色光点在流转,倒映出常人无法看见的、属于这名学员生命本源的“信息图谱”。在他的感知中,这条手臂的信息结构已被扭曲、污染,如同被病毒篡改的代码,不断发出错误的“死亡指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