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蒙德的春日被知识的风暴彻底点燃了。
卡尔文《新编》的发布,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魔法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思想狂澜。学院图书馆人满为患,争论声日夜不息,光纹屏幕上滚动的永远是关于量子态叠加与法术模型稳定性的辩论。理性、逻辑、数据,这些词汇成了最流行的咒语,年轻的学员们眼中燃烧着解构世界的狂热,年长的法师们则在传统与革新的漩涡中挣扎沉浮。
然而,在这片由公式与符号构成的沸腾海洋之下,一股潜流正在悄然汇聚。它不发出喧嚣的辩论,不追求极致的效率,它如同深埋地底的矿脉,静默却蕴含着改变一切的能量。这股力量的源头,来自学院后方那片已然焕然一新的山坡。
这里与图书馆和实验室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曾经被战火蹂躏的焦土,如今已是芳草萋萋,野花烂漫。新移植的月光兰在阳光下舒展着银白色的花瓣,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连飞舞的蝴蝶翅膀都似乎带着魔法般的光泽。这片区域的生机浓郁得近乎异常,仿佛整个自然界的精华都汇聚于此。
山坡中央,杨华静静地站立着。他今日穿着一袭朴素的亚麻长袍,与周遭环境完美地融为一体。他没有携带任何书籍、卷轴或实验仪器,只是那样站着,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片天地的中心。环绕在他身边的,是百余位神情专注的听众——除了奥尔加斯院长、卡尔文等学院核心,更多的是那些在战场上亲身经历过调和之力拯救,或是在内心深处对这种温和力量抱有天然亲近感的学员与导师。
卡尔文导师的《新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真理的大门。杨华的声音平和舒缓,却奇异地穿透了每个人的心灵,它告诉我们,魔法可以被理解,可以被解析,可以被优化。这是一条通往力量巅峰的康庄大道。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在那几个因为《新编》的硬核理论而感到困惑和挫败的年轻面孔上稍作停留。
但是今天,我想邀请诸位关注的,是这条大道旁的另一条小径。它不追求更快的施法速度,不执着于更强的破坏力,它专注于欣赏沿途的风景,修复道路的损伤,连接每一位同行者的心灵。我称之为——「调和路径」。
随着他的话语,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柔软起来。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他周身形成了一道道柔和的光柱。几只色彩斑斓的凤蝶翩然落在他的肩头,翅膀轻轻开合,仿佛在聆听。
杨华缓缓抬起右手,掌心向上。一缕翠绿色的光芒在他指尖凝聚,那光芒既不刺眼也不炽热,却让每一个注视它的人都感到内心的焦虑与杂念正在悄然消融。就连一向严肃的卡尔文,眉宇间的皱纹都不自觉地舒展开来。
「调和路径」的核心,不是征服,而是理解;不是掌控,而是共鸣。杨华的声音仿佛带着某种自然的韵律,我们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无论是一草一木、一石一水,还是你我这样的生命体,都在林可导师所说的信息海中拥有着独特的存在印记。我将这种独特的印记,称为生命韵律
他掌心的翠绿光芒开始流转,渐渐在空中勾勒出清晰的文字与图像。这不是通过魔法强行凝聚的光影,而是周围环境中的自然能量自发汇聚形成的景象。
「调和路径」的修行,始于「感知境」。杨华的声音如同最温和的导师,引导着每个人的意识,在这个阶段,修行者要学会放空自我,摒弃杂念,像调试一件精密的乐器那样,去感知自身内在的生命韵律。
光纹中浮现出一位初学者的影像。那是个面色紧张的年轻学员,他闭着眼睛,手指小心翼翼地触碰着一片草叶。起初他的眉头紧锁,显然一无所获。但在杨华无形力量的引导下,他的表情逐渐放松,最后嘴角泛起一丝惊讶的微笑——他到了草叶在微风中摇曳的节奏,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顽强生命力。
当感知足够敏锐,便可进入「共鸣境」。杨华继续说道,这时,修行者不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能够与目标建立深度连接的存在。你要做的不是施法,而是让自己的生命韵律与对方同步,去真切地感受他们的喜悦与痛苦,理解他们内在的失衡与阻塞。
影像变换,展现出更加动人的场景:一位调和法师将手轻轻放在受伤同伴的额头上,两人的呼吸逐渐同步。受伤者体内混乱的魔力流动变得清晰可见,那些被黑暗能量侵蚀的部位如同污渍般显眼。随着调和法师引导着翠绿能量的流转,那些被一点点净化、修复,受伤者痛苦的表情逐渐转为安详。
山坡上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许多人都认出来,影像中受伤的正是之前在战斗中失去一条手臂的汉斯学长。如今他不仅完全康复,魔力修为还有所精进。
第三境,「滋养境」。杨华的声音带着欣慰,达到这个境界的修行者,已经不仅仅是修复者,更是生命的园丁。你们将能够引导平和的生机能量,促进生命向着更健康、更纯粹的方向进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