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蒙德的盛夏来得格外热烈,仿佛连季节都在呼应着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知识革命。在卡尔文的《新编》引发思想地震、杨华的「调和路径」展现生命奇迹之后,整个魔法界都在屏息等待——等待着那个最初带来这一切变革的源头,那个将理性与逻辑植入魔法土壤的异界灵魂,会给出怎样的终极答案。
这个答案,在一个晨曦初露的清晨,悄然降临。
没有盛大的发布会,没有喧嚣的庆典。当第一缕阳光刚刚吻上学院主塔的尖顶时,每一位导师和研究员的办公桌上,同时浮现出一本以深蓝色为底、镶嵌着银色数据流纹路的厚重典籍。封面上只有一行简洁却重若千钧的标题:
《魔法结构学——从量子到信息海的统一模型》
着:林可
与此同时,学院中央计算核心自动激活了全息投影系统,巨大的光纹书影悬浮在主广场上空,任由所有学员仰首观摩。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些与艾瑞蒙德建有魔法通讯链接的友好势力,他们的通讯水晶也在同一时刻收到了这本着作的完整副本。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布方式——冷静、直接、不容置疑,充满了林可式的风格。
卡尔文是第一个打开这本着作的人。当他看到序言中的第一句话时,握着茶杯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滚烫的茶水溅出都浑然不觉。
魔法不存在。
这五个字如同惊雷,在他脑海中炸响。但紧接着的下文,更是让他呼吸都为之一滞:
存在的,只有意识与宇宙底层信息系统之间,遵循特定规律进行的交互过程。
他迫不及待地翻过序言,进入正文第一章《统一框架:意识与信息的舞蹈》。那里的内容让他这个刚刚完成《新编》、自以为已经触摸到魔法真理的老法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林可在这本着作中,构建了一个极其优美而统一的理论框架。她将卡尔文所研究的魔法结构、杨华所实践的调和路径,乃至所有已知的魔法现象,全部纳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体系中。
无论是传统法师通过咒语手势调动元素能量,还是调和法师通过共鸣引导生命韵律,本质上都是意识体通过不同的接口协议,与宇宙底层信息系统进行的交互行为。
林可用了整整一个章节,以精密的数学语言描述了这种交互的机制。她将宇宙底层信息系统定义为一个多维的、充满量子涨落与信息涟漪的信息海,而意识体则是这个海洋中特殊的信息凝聚节点,拥有读取和写入信息的能力。
当一个法师吟唱火球术咒语时,林可在书中举例说明,他实际上是在执行一个预设的信息模式。这个模式在信息海中激发出特定的量子共振,导致相应的能量从潜在态坍缩为显在态,从而呈现出我们所见到的火球。
她进一步用数学模型证明,卡尔文所研究的标准化法术模型,实际上是对这些信息模式的优化编译,去除了传统咒语中冗余和不必要的信息噪声,使得交互效率得到数量级的提升。
而当论述到杨华的调和路径时,林可的笔触展现出惊人的洞察力:
调和之力,本质上是意识体对信息海中生命信息结构的直接读取与写入能力。当一位调和法师治疗伤口时,他实际上是在修复目标在信息海中的生命信息模板;当他净化污染时,是在清除信息结构中的错误代码;当他展开调和领域时,是在创建一个局部的信息共振网络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林可在着作中公布了一系列惊人的实验数据。她利用改进后的量子信息探针,首次直接观测到了施法过程中信息海的微观变化——
当一位传统法师施展火球术时,探针捕捉到信息海中特定区域的量子态坍缩;
当一位调和法师治疗伤员时,探针记录下伤员生命信息模板的实时修复过程;
甚至当多位法师联合施法时,探针清晰地显示了他们意识在信息海层面形成的协同网络。
这些观测数据与她的理论预测完美吻合,构成了无可辩驳的证据链。
但是,林可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在着作的核心章节《万法归一的数学表述》中,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读者都为之战栗的推导——
她证明了,传统魔法与调和路径在数学本质上是等价的,它们只是同一个底层规律在不同维度上的投影。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她统一了所有已知的魔法现象:
Ψ = Σ(C_n × O_n × |I_n?)
其中Ψ表示观测到的魔法效应,C_n是意识强度系数,O_n是操作符矩阵,|I_n?是信息海基态。这个简洁的公式,如同魔法界的E=mc2,拥有着颠覆一切的力量。
这意味着,林可在书中写道,一个精通传统元素魔法的法师,理论上可以通过调整意识映射函数,直接掌握调和路径的能力;反之亦然。所谓的天赋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意识对特定接口协议的适应性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