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我心即宇宙——杨华的万物共鸣
林可那声透过灵魂网络传来的指令,冷静而清晰,却像一道炽热的闪电,劈开了笼罩在全局的绝望阴云。
“入侵已转化为机遇。卡尔文,稳定网络。杨华,准备接收新的‘规则序列’,进行大规模织补。”
那一瞬间,端坐于灵脉之源、身下是流淌着蔚蓝生命能量的古老石阵的杨华,猛地睁开了眼睛。他周身原本柔和流转的翠绿色调和领域,仿佛被注入了某种极其精纯而强大的催化剂,光芒骤然变得璀璨而深邃。
他没有“听”到林可的声音,他是“感知”到了。那不是通过耳膜接收的声波,也不是通过精神链接传递的信息流,而是一种更本源、更直接的共鸣——仿佛他自身存在的频率,与某个新生的、充满无限生机与秩序的“源头”产生了共振。
就在林可于意识乱流中,以自身认知为基石,强行编译出第一个全新规则锚点的刹那,杨华清晰地“看”到了。
在他以调和之力感知到的、那片浩瀚无垠的“信息海”中,一个原本被混沌与入侵者的冰冷逻辑所污染、变得黯淡扭曲的区域,突然迸发出无法形容的光芒。那光芒并非单纯的能量辉光,而是由无数细密、严谨、优美到令人心醉的“结构”所组成。它们如同生命的DNA双螺旋,又如同宇宙星云的运行图谱,带着林可那独有的、极致的理性与秩序之美,悍然降临,驱散了那片区域的混乱与冰冷,稳定而坚定地扎根下来。
这不是修复,这是……创生!
一个全新的、更优化、更稳固的“规则节点”,在林可的意志下,于世界的底层被“编译”了出来!
“来了……”杨华心中低语,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与激昂涌上心头。他见证了伴侣的升华,从那规则的解读者、使用者,一跃成为了规则的定义者、创造者!这不仅是林可个人的突破,更是为他们所探寻的道路,点亮了一座最耀眼的灯塔。
他不再犹豫。
先前,为了对抗入侵者无处不在的精神污染和规则侵蚀,他的调和领域始终保持着一种防御性的收缩姿态,如同一位母亲张开双臂,小心翼翼地将孩子们护在身后,努力抵消着外界的恶意。这种防御是必要的,但也极其被动和消耗心力。
此刻,面对林可创造出的、充满希望的“新规则序列”,防御已不再是最优解。
播种的时候到了。
杨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并非吸入物质的空气,而是将这灵脉之源中磅礴的生命气息,将与整个世界亿万生灵隐约的连接,尽数纳入心间。他缓缓地、彻底地,放开了对自己心神、对自己力量的一切限制与束缚。
“不再防御,不再隔绝……融入,共鸣,成为……”
这个意念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那笼罩着石阵、覆盖着学院、乃至勉强维系着全球主要节点稳定的翠绿色领域,骤然发生了变化。
它不再是一个有形的“场”,而是开始……弥散。
翠绿的光辉变得透明,如同最纯净的水波,不再试图阻挡或对抗任何东西,而是温柔地、无孔不入地向着四面八方流淌开去。它渗入脚下的大地,感受着岩层亿万年的厚重与记忆;它升上天空,触摸着流风的自由与云朵的变幻;它掠过森林,倾听古树的低语与新芽的萌动;它拂过江河,体会着水流的奔涌与生命的繁衍。
杨华的意识,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跟随着这扩散的调和之力,无限地延伸出去。
他“听”到了银月城精灵们吟唱的古老祷文,那声音中带着对抗未知几何光阵的恐惧,也带着对家园的深切眷恋;他“感受”到了铁炉堡矮人被逻辑病毒侵袭时的迷茫与痛苦,以及他们灵魂深处那锻造之火般不屈的坚韧;他“触摸”到了海洋深处鱼人祭司跳动的担忧,那波动与海底异常喷发的火山节奏隐隐相连;他甚至感知到了沙漠中一粒沙砾的滚动,草原上一株野草的呼吸,冻原上一片雪花的凝结……
这不再是覆盖,这是融入。
他的意识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化作了无数细微的感知触角,与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种存在建立了最直接、最本真的连接。他即是山脉的古老,即是河流的奔涌,即是草木的呼吸,即是亿万生灵的祈愿、恐惧、希望与爱。
他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生命脉搏”,宏大、复杂,却又在入侵者的冰冷逻辑下,显得有些紊乱和虚弱。
就在这时,林可编译出的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规则补丁”,沿着他们三人之间那超越凡俗的灵魂连接,化作一道道闪烁着理性光辉的“信息种子”,传递到了杨华这里。
这些“种子”本身是完美的,是林可基于对宇宙底层规则的深刻理解所创造出的最优解。但它们毕竟是“外来者”,是刚刚被写入这个世界底层代码的新指令,需要与这个已然存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海”进行无缝衔接与深度融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