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典前夜,真理学宫各处仍亮着温和而不刺目的符文光辉,那是杨华调整过的“灵光术”——稳定、持久、能耗极低,如同这座学宫本身,处处体现着与旧时代迥异的理念。
林可立于主塔顶层的观测厅内,面前并非冰冷的墙壁,而是完全由流动的光线和凝实的能量构成的巨大立体地图。学宫主体,周边划定的缓冲区域,更远处代表着青岚宗及其他几个本地势力的光团或明或暗,细微的能量流动数据如瀑布般在侧旁无声滚过。她目光扫过几个标红的能量富集点,那是近期利用“灵气引流技术”人为塑造的微型灵脉节点,正稳定地为学宫及附属的工坊区供能。
“引流效率比预期提升了百分之三点七,”林可的声音平静,听不出多少庆典前的激动,更像是在进行常规的数据复核,“但节点三的灵压波动仍有微小异常,疑似地层结构存在未探明的能量逸散通道。”
站在她身侧的杨华,正轻轻拨弄着悬浮于掌心的一团翠绿光晕,光晕中几株灵植的虚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完成着生长、开花、结果的循环。他闻言,手指微弹,一缕蕴含着磅礴生命气息的绿光渗入脚下的塔身,通过学宫地底铺设的能量网络,无声无息地流向远方那个标红的节点。“已注入‘生命稳固’场域,波动平复了。明天之后,可以派陆明带勘探小组去实地核查,算作一次实地作业。”
两人都未刻意提高声调,但每一句交谈,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这片地域能量与资源的流转。这种举重若轻的掌控力,早已超越了此界修士对“强大”的认知。
“陆明……”林可的视线在地图上一掠而过,落在了代表学员居住区的光点上,“他准备的‘展示环节’,数据模拟通过了吗?”
“最后一次联合演练,能量共鸣效率达到理论值的百分之九十二点八,”杨华嘴角勾起一丝笑意,“那孩子,有点你追求极致的影子了。不过,他更倾向于将那种……嗯,‘艺术的对称感’融入能量结构中。”
林可未置可否,只是指尖在虚空一点,调出了关于“模块化组合法宝-真理之剑原型机”的完整数据模型,快速浏览着核心参数。“只要不影响最终效能和稳定性,个人风格是可接受的冗余。明天,让数据说话。”
她的目光越过流动的地图,望向塔外沉沉的夜色。学宫之外,远方的山峦轮廓在稀薄的星光下依稀可辨,那里潜藏着窥探、疑虑,或许还有未熄的敌意。但在这座塔内,在这片由他们亲手塑造的土地上,一种新的秩序,正伴随着明日即将到来的典礼,悄然扎根。
---
黎明驱散最后一缕黑暗,将金辉洒遍学宫银灰与素白为主色调的建筑群时,学宫正门至中心广场的道路两侧,已是人头攒动。
收到邀请函的各方势力代表,在学宫弟子引导下,沿着以某种规律镶嵌着导灵金属线条的道路前行,每个人的脸色都复杂难言。有身着华丽锦袍、代表某个修仙家族的族长,身边跟着眼神倨傲的年轻子弟;有气息精悍、刀头舔血的散修头领,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也有几个来自更远方、抱着纯粹好奇与考察目的的小型宗门长老,捻着胡须,低声交换着看法。
他们的目光,不受控制地被道路两旁陈列的事物所吸引。
左侧,一排造型简洁、甚至可以说是冰冷的金属装置正在平稳运行。没有丹炉的火焰升腾,没有药香四溢,只有轻微的嗡鸣和透过观察窗看到的内部各色灵光有条不紊的流转、混合、沉淀。旁边的标示牌上写着:“标准炼丹单元——辟谷丹(甲型)”、“回气丹(乙型)”。出口处,晶莹圆润、品质肉眼可见完全一致的丹药,如同流水般落入玉瓶,被守候的弟子封存。
“一日……不,一时辰产出,怕抵得上我家族丹师半月之功……”一位族长喉结滚动,声音干涩。
右侧,则是“制式法器”展区。款式完全相同的飞剑、护臂、盾牌陈列在架子上,闪烁着统一的灵光。更引人注目的是一套正在演示的“模块化法器”,几个基础部件在弟子操控下,迅速组合成飞剑、短矛、圆盾等不同形态,能量流转畅通无阻。
“无需心神长期温养,即插即用,能量导通率竟如此之高?”一位以炼器闻名的散修首领死死盯着那不断变换形态的法器,眼中满是难以置信,“这……这岂非颠覆了炼器之道?”
更让他们心神不宁的,是沿途遇到的学宫弟子。这些年轻人,大多穿着统一的素白服饰,胸前佩戴着不同颜色的徽章,似乎代表着不同的学习阶段或方向。他们气息沉稳,步履从容,眼神明亮而专注,彼此交谈时,口中不时冒出“能量阈值”、“结构稳定性”、“最优解”等令外来者半懂不懂的词汇。最可怕的是,这些弟子,绝大多数都只是筑基期,甚至还有炼气期,但他们的精神面貌,那种由内而外的自信与从容,是许多大宗门的核心弟子都未必具备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