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物语》带来的收益,如同悄然融化的雪水,汇入初春的溪流,虽然尚未形成磅礴之势,却已足够滋润一片干涸的土地。林长青没有耽搁,在收益到账后,他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念头,并非继续投入资本运作的宏大棋盘,而是一个更为朴素和迫切的愿望——改善家里的生活。
那个周末的清晨,阳光明媚。当送货卡车稳稳停在林家那栋老旧居民楼下,穿着整洁工装的安装人员抬着崭新的全自动洗衣机走上楼梯时,正在阳台浇花的林母闻声回头,脸上写满了错愕。
“这……这是?”她看着那台锃亮、线条流畅的白色机器被小心翼翼地搬进狭小的卫生间,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林长青从安装人员身后走出,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语气平静地撒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善意的谎言:“妈,上次参加的市级学科竞赛,奖金发下来了。想着您冬天手洗衣服太辛苦,就买了这个。”
“竞赛奖金?”林母喃喃重复着,眼神里交织着难以置信和逐渐漫上来的惊喜。她围着那台崭新的洗衣机转了两圈,伸出手,指尖小心翼翼地触摸着冰凉的金属面板,仿佛在触碰一个易碎的梦。多少年了,在冰冷刺骨的水里搓洗衣物的记忆,早已成为她冬季生活的一部分,她从未奢望过能如此轻易地摆脱。
“这……这得多少钱啊?你这孩子,有钱也不能这么乱花,应该留着给你上大学用……”喜悦过后,母亲的本能让她开始絮叨,但那眼角微微泛起的湿润光泽,却泄露了她内心真实的震动。
林长青走上前,轻轻揽住母亲略显单薄的肩膀,能感觉到她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妈,钱赚来就是让家里过得好点的。以后您和爸,都能轻松些。”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力量,“上大学的事您别操心,我心里有数。”
林母抬起头,看着儿子那双沉静如水的眼睛。不知从何时起,这双眼睛里的稚气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让她安心又隐隐感到陌生的深邃。她不再多说,只是用力回握住儿子的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我儿子长大了,有出息了……妈心里……高兴。”
那一声“高兴”,像一股滚烫的暖流,瞬间涌遍林长青的四肢百骸。他看着母亲摸着洗衣机,那混合着珍惜与欣慰的眼神,比任何财富的增长都更让他感到满足。重生归来,弥补遗憾,让家人因他而展露笑颜,这正是他奋斗最原始、也最核心的动力之一。
安装调试完成,送走工人,家里恢复了安静。林母却闲不下来,立刻将积攒的床单被套一股脑儿塞进洗衣机。按下启动键,听着机器内部传来沉稳而高效的运转声,看着清水注入,泡沫翻滚,她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仿佛这不是一台冰冷的机器,而是生活给予的一份厚重馈赠。
傍晚,林父下班回家,同样被卫生间里的新成员惊了一下。听妻子解释后,他沉默地看了儿子一眼,没有多问,只是用力拍了拍林长青的肩膀。那双因常年劳作而粗糙的大手传来的温度和力量,胜过千言万语。晚饭时,餐桌上的气氛明显比往日更加温馨和谐,父母脸上的笑容也轻松了许多。
夜里,林长青例行内视自身。脑海中的“星璇”缓缓旋转,散发着比以往更加温润平和的光芒。他清晰地感觉到,伴随着家庭氛围的改善,父母心头重担的减轻,他自身的气血运行也越发顺畅蓬勃,精神力的增长似乎也与这份内心的安宁与满足产生了微妙的共鸣。
他意识到,正向的情感回馈与内心的平静,并非能力的对立面,反而是滋养“星璇”,使其稳定成长的肥沃土壤。强大的力量,需要同样坚韧而温暖的心灵来承载。
几天后,林长青又用后续到账的部分收益,为父亲换了一台更清晰护眼的阅读台灯,并买了一套他心仪许久却始终舍不得下手的紫砂壶茶具。父亲虽依旧不善言辞,但泡茶时那专注而享受的神情,以及眼中无法掩饰的欣慰与骄傲,都让林长青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家庭的慰藉,如同最坚实的港湾,抚平了他因“深空信号”而激荡的心绪,也为他继续前行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平和力量。
这股温暖的力量,也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他与苏雨晴的关系中。自从《星尘物语》悄然走红,他在学校里的“神秘感”有增无减。但苏雨晴对此的态度,却显得格外坦然与成熟。
她不会追根究底地打听游戏的细节或收入,也不会因为他偶尔因“公司”事务而略显疲惫表现出过度担忧。她只是在他成功时,递上一个写着“星光闪耀”的纸条,分享他的喜悦;在他沉思时,安静地在一旁看书,不去打扰他的思路。
这是一种基于深刻理解和信任的默契。她敏锐地感知到林长青身上背负着远超同龄人的东西,她选择尊重他的空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站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给予无声却坚定的支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