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崩溃事件的余波,像梅雨天的潮气,黏糊糊地裹了公司好几天。技术部通宵加班加固了双链路备份,行政部更新了应急手册,连前台小姑娘接电话的声音都带着劫后余生的谨慎。我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屏幕上“年度营收破千万”的预测曲线发愣——数字是好看,但一想到那晚急诊科的混乱,心里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蹦跶得慌。
“沉哥,别琢磨了!”老张端着一缸子新泡的枸杞茶进来,茶叶梗子竖得跟天线似的,“故障率已经压到0.01%以下,比同行平均水平高三倍!再说,医保平台那边也认栽了,答应下次升级提前半个月通知咱。”
我揉着太阳穴:“不是故障率的问题。老张,你发现没?这次出事,暴露咱最大的软肋——太依赖现有技术班底了。你、我、小刘,加上新来的陈默,核心架构就这四杆枪。万一……我是说万一,再有人被挖角,或者像上回小李那样家里出事,咱这摊子立马就得瘸腿。”
老张呷了口茶,咂咂嘴:“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招高手不得花钱?现在这点利润,发完工资付完房租,剩下的够干啥?买个服务器都得掰指头算。”
正说着,小刘风风火火推门进来,举着手机像举着个手榴弹:“陆总!坏菜了!刚收到猎头邮件,‘星辉资本’投的那家‘医联智能’,开出双倍薪资挖陈默!说他手里有咱核心架构的经验!”
我心里“咯噔”一下。陈默是上个月刚挑大梁的技术骨干,双链路备份方案的主力。这小子脑子活,肯吃苦,是块好料。可“医联智能”是星辉资本重金押注的对手,这节骨眼上挖人,摆明了是狙击。
“陈默啥态度?”我尽量让声音平稳。
“他说……他说再考虑考虑。”小刘苦着脸,“双倍薪资啊陆总!换我我也得失眠!”
老张把茶缸子往桌上一顿:“妈的,资本就会这招!打不过就挖墙脚!”
我摆摆手,示意他们冷静。脑子里飞快转着前世记忆——星辉资本,就是那个以“投后管理粗暴”闻名的机构,专爱塞自己人、干预经营,前世好几家有潜力的公司都被他们折腾散了。这次他们盯上我们,说明咱这块“小肥肉”已经进了狼的视线。
“挖角是表象。”我敲着桌子,“根子是咱盘子太小,抗风险能力差。要想不被当软柿子捏,光埋头搞技术不行,得找条粗点的大腿抱抱,至少得让外人觉得咱有靠山。”
“融资?”小刘眼睛一亮,“咱现在数据好看,估值能往上喊一喊!”
老张却皱起眉:“融资?别忘了鲲鹏资本那会儿怎么拿对赌协议卡咱脖子的!还有那个远景创投,条件开得天花乱坠,最后不也想控盘?资本有几个好东西?”
“这次不一样。”我翻出通讯录里一个尘封已久的名字——“长青资本”的合伙人,赵青。前世记忆中,这家机构风格以“长期陪伴、不干预经营”着称,专投技术驱动型早期公司,虽然给钱不如星辉大方,但口碑极好。只是他们门槛高,很少接触我们这种“草根”团队。
“试试这个。”我把名片推过去,“长青资本的赵青,我打听过,这人看重技术情怀。小刘,你约一下,就说我们想聊聊‘医疗数据智能的未来’,别提融资,就当行业交流。”
小刘将信将疑地去打电话。老张凑过来:“有把握?人家能搭理咱?”
“没把握。”我实话实说,“但总得试试。就像咱改系统,不能等崩了再修,得提前打补丁。”
没想到,赵青居然答应了。见面地点没选在高大上的会所,而是约在一家嘈杂的创业咖啡馆。赵青本人跟想象中不太一样,四十出头,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像个大学讲师,唯独眼神锐利。
他没寒暄,直接点开手机上的一个数据图表:“陆总,你们系统在基层医院的病历调阅平均响应时间,比行业标杆快1.2秒,怎么做到的?”
我心里一动,这是考较真本事来了。我让老张调出后台架构图,从数据缓存机制到智能预加载算法,讲了一个多小时。赵青听得极其专注,不时插话问技术细节,问到关键处,眼神发亮。
聊完技术,他忽然问:“如果现在有巨头开高价收购,你们卖不卖?”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赵总,我们这团队是草根出身,没啥高大上理想,就想做点让基层医生觉得‘好用’的东西。卖掉能套现,但系统可能就被束之高阁,或者改得面目全非,那不是我想要的。我想看着它长大,就像看自己孩子似的。”
赵青盯着我看了几秒,脸上第一次露出点笑意:“有点意思。很多创业者把公司当猪养,肥了就卖。你们倒像在种树。”他留下张名片,“下周我们有个闭门技术研讨会,主题是‘AI赋能基层医疗’,有兴趣可以来看看。”
回去的路上,老张兴奋得直搓手:“有戏!我看赵总对咱技术挺认可!”小刘却担心:“可他还是没提投资的事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