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一边继续办培训班,一边准备汇报材料。我让小王把创新中心这半年来的成果整理成册,光是数据报表就做了三十多页。
汇报前一天晚上,我特意留在办公室加班,把PPT改了又改。正头昏眼花时,手机响了,是我妈。
“儿子,明天是你爸生日,记得回家吃饭。”
我一拍脑袋,完全把这事忘了。但明天就要汇报,哪有时间回家?
“妈,我明天有个重要会议...”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工作再忙,也得吃饭啊。你爸今天还念叨,说你好久没回家了。”
挂掉电话,我心里挺不是滋味。重生回来光顾着职场打拼,确实很久没陪家人了。上辈子就是因为太忙,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我甩甩头,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先搞定明天的汇报,再想家里的事。
第二天的汇报比想象中还顺利。董事会那帮人虽然严肃,但对我们的成绩还是很认可的。特别是听到培训班已经盈利时,好几个董事都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汇报结束,大老板特意留下我:“做得不错。不过陆沉啊,有件事得提醒你。”
我心里一紧,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培训班的收入,记得按比例上缴总部。”
我松了口气:“应该的应该的。”
从会议室出来,我看时间还早,决定给老爸买个生日礼物。路过商场时,看中一条皮带,正要付款,突然有人拍我肩膀。
“陆总监?”
回头一看,居然是董事会的张董。这老爷子快七十了,精神矍铄,最喜欢给人讲他当年的创业史。
“张董好,”我赶紧打招呼,“您怎么在这?”
他指指旁边的茶叶店:“买点茶叶。你呢?逛街?”
我晃了晃手里的皮带:“给老爸买生日礼物。”
张董眼睛一亮:“孝顺孩子啊。走,陪我喝杯茶。”
于是我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被拉进了茶室。张董亲自泡茶,手法娴熟,一看就是老茶客。
“小陆啊,今天汇报得不错。”他递给我一杯茶,“不过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心里咯噔一下:“您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慢悠悠地品着茶,“你们创新中心现在风头太盛,要懂得藏锋。”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当然了,该露锋芒的时候也得露。”他又给我续上一杯,“这个度,你得自己把握。”
喝完茶,张董坚持要送我回家。路上他说起自己年轻时的事,说他也曾经像我一样,觉得只要把事情做好就行,后来吃了不少亏。
“职场啊,不光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下车前,他拍拍我肩膀,“好好琢磨琢磨。”
看着他的车远去,我站在小区门口,突然觉得这老爷子挺可爱。
老爸的生日宴很温馨,虽然我到的时候菜都凉了。老妈一边热菜一边数落我,老爸倒是很开心,拿着皮带看了又看。
“儿子买的,就是好看。”
我心里一酸,决定以后多回家看看。
周一上班,我把张董的话跟王明阳说了。他沉思良久,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计划书:“既然要藏锋,咱们就藏个大的。”
计划书封面上写着:“咸鱼养老计划”。
王明阳看得一头雾水:“这是...”
“从今天起,咱们要表现得...普通一点。”我解释道,“不要太出风头,不要太显眼,就像普通部门一样,该摸鱼摸鱼,该开会开会。”
“可是我们的业绩...”
“业绩照做,只是不宣传了。”我眨眨眼,“这叫闷声发大财。”
于是创新中心画风突变。之前挂在官网的专访撤下来了,培训班的宣传也停了,连办公室门口那个闪亮的招牌都换成了朴素的木牌。
外界很快注意到了这个变化。有传言说我们被总部打压了,还有说我们江郎才尽的。最离谱的是,居然有人说我得了抑郁症,正在休假治疗。
小林气得跳脚:“陆哥,他们这也太能编了!”
我悠哉游哉地泡着茶:“让他们编去,正好清静。”
不过这个“养老计划”执行起来还真不容易。习惯了高效率的工作节奏,突然要装普通,大家都挺不适应。有次开会,小李习惯性地用了自动化报表,生成速度太快,把来旁听的总部同事吓了一跳,我赶紧打圆场说这是提前准备好的。
王明阳私下找我:“这么装下去也不是办法,总部已经开始怀疑我们的能力了。”
我笑了:“怀疑就怀疑呗,正好降低期待值。”
果然,随着我们“变普通”,来自总部的压力小了很多。之前眼红的那些部门,现在看我们的眼神都带着同情。连大老板都特意打电话来安慰我,说不要有太大压力。
就这样相安无事地过了一个月,直到某天,总部突然下发通知:要进行年度重大项目评审,所有部门都必须参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