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薄雾如纱,笼罩着苏府别院静谧的院落。林逸宸推开静室的门,深深吸了一口带着竹叶清香的湿润空气,只觉周身气息圆融,精神饱满。道基初固带来的变化是显着的,不仅实力稳固在炼皮境中期,五感六识也变得更加敏锐,世间万物在他眼中似乎都多了几分鲜活的色彩。
苏清雅早已等在院中,石桌上摆放着几碟清淡却精致的早点和一壶热气腾腾的清茶。她今日穿着一身素雅的月白裙衫,少了几分学生的青涩,多了几分古典的婉约,看到林逸宸出来,展颜一笑:“看来你恢复得不错。”
“多亏了苏同学和福伯的照顾。”林逸宸真诚道谢,在石凳上坐下。他发现福伯并不在院中。
苏清雅仿佛看出了他的疑惑,轻声道:“福伯一早便出门了,说是去访友,让我将这个交给你。”她递过来一个巴掌大小的、用黄符纸仔细折叠成的三角护身符,上面用朱砂绘制着玄奥的纹路,隐隐散发着微弱的灵力波动。
“这是‘轻身符’,福伯说贴肉收藏,赶路时可省些力气。他还留话说,青云山路远,让你一切小心,遇事莫要强出头。”
林逸宸接过符箓,入手微温,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福伯虽言语不多,但这份关怀却是实实在在的。他将符箓小心收好,点头道:“福伯的叮嘱,我记下了。”
两人默默用罢早餐。离别在即,气氛略显沉默。
最终,林逸宸站起身,对着苏清雅郑重抱拳:“苏同学,大恩不言谢。此番恩情,林逸宸永记于心。他日若有所成,必当回报。”
苏清雅连忙起身还礼,眼神复杂,有担忧,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说什么回报,你平安就好。青云山……路途不近,你一个人千万小心。若是……若是事有不顺,还可回来。”
最后那句话声音极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林逸宸心中微动,但深知前路艰险,自己身负秘密,不愿也不能连累他人。他点了点头,没有给出承诺,只是道:“保重。”
说罢,他不再犹豫,转身大步走出了苏府别院那扇斑驳的木门,身影很快消失在清晨的薄雾与巷弄深处。
苏清雅站在院中,望着他离去的方向,良久,才轻轻叹了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
离开苏府别院,林逸宸并未直接出城。他先是去了一家成衣铺,用身上最后一点钱买了一身合体的普通青色布衣,换下了那身破烂的工装,又买了一顶斗笠遮住大半面容。道基初固后,他气质变化不小,稍作伪装,已与之前那个捡破烂的少年判若两人。
随后,他根据路牌指示,一路向南而行。福伯所赠的“轻身符”果然神妙,贴肉收藏后,只觉得身轻如燕,步履轻快,赶路的速度快了不少,却并不如何消耗体力。
百里路程,对于如今的林逸宸而言,已非遥不可及。他昼行夜宿,专挑人烟稀少的小路,一方面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也能借机熟悉和巩固新增的力量。沿途山野间的灵气虽远不如地脉血髓处浓郁,但道基稳固后,他吸收灵气的效率大增,一路行来,修为竟也有一丝精进。
两日后,一座苍翠巍峨、云雾缭绕的山脉已然在望。山势连绵,主峰高耸入云,半山腰以上皆被白云笼罩,看不清真切,果然有几分仙家气象。想必那就是青云山了。
越是靠近青云山,官道上的人流似乎也多了一些。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有背着香袋的虔诚信众,也有一些看似游山玩水的文人墨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火气息。
在山脚下一处较为开阔的地带,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集市,多是卖香烛、符纸、山货和简单吃食的摊位,人来人往,颇为热闹。不少准备上山的香客在此歇脚。
林逸宸压低斗笠,混在人群中,耳中听着周遭的议论。
“听说青云观里的玄云道长最近好像要开坛讲经了,可是难得的机会!”
“是啊,玄云道长是有道真修,他画的平安符可灵验了!”
“希望能求得一符,保佑家宅平安……”
听这些香客的议论,青云观和那位玄云道长在此地名声似乎不错,更像是一个传统的、香火鼎盛的道观,与福伯口中“隐修之士”的形象略有出入。这让林逸宸心中多了几分谨慎。
他没有在集市过多停留,顺着上山的石阶小路,随着人流向上走去。石阶蜿蜒,两旁古木参天,景色清幽。越往上走,空气越发清新,灵气也似乎浓郁了一丝。
行至半山腰,一处较为平坦的平台出现在眼前,平台上矗立着一座青瓦白墙的道观,规模不大,却古朴肃穆。观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青云观”三个苍劲大字。观门前有知客道士接待香客,秩序井然。
林逸宸观察了片刻,发现进出的多是普通香客,并未见到有什么特别的人物。他沉吟了一下,决定先以香客的身份进去看看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