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周辰语气愈发坚定,“这也能让全国人民看到,我联合政府有能力、有担当,绝不会像国民党那样坐视百姓疾苦。我们要用这场赈灾,凝聚起天下人心!”
梁漱溟立刻接口:“如此一来,南方的和平统一就真的是大势所趋了,司令以堂皇大势,不战而屈人之兵,足以为后世表率。”
“梁老,什么时候你也学会说这些奉承话了?下回别这样,影响不好!”
梁漱溟看周辰脸色不错,趁热打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我观之,不光是重庆的薛岳,还有湖南的卫立煌,他们都会归顺中央,有了两省的粮食支援,刘书记的方案会更加具有可行性。
甚至咱们还可以额外多运一些粮食进入川中,借着这个机会,以工代赈,兴修水利,发展交通。”
这个时候,眼看着全场的气氛更热烈了一些,他马上就开始泼冷水,“只是,如果粮食不再是最大的问题,那么川中的那些官员就会成为坏事的关键。
刘湘御下无方,现在的四川官场贪污腐败极其严重,他们肯定是会对正在那些钱粮下手的。
可偏偏分发这些赈灾粮款,还是要靠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这不免让人感到有些丧气。”
周辰正高兴着呢,突然听到这些糟心事,眉头不由得一皱。
坐在他侧对面的李陌看到自家司令的表情,语气森寒的说:“那就杀鸡儆猴,把当地民声最恶劣的贪官污吏砍掉一批,顺便还能抄个家。
只要能震慑一段时间,等我们的人接管了川中政权,有的是手段收拾他们。我就不信了,拿枪顶着他们的脑袋,这帮人还敢贪。”
灾荒之年,抄家赈灾,这种事情在官场也算是稀松平常了,因此,多数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剩下的少数人,也只是觉得这个时候应该优先去抄,那些囤积居奇的奸商的家。
等把商人抄完了,再去抄那些没什么背景的地主,最后才应该轮到官员。这个就叫先易后难!
但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面上却不敢表露出来。
谁都知道,周大司令一向对官员要求极严,和满清那位爱新觉罗老四有的一拼。
要不是福利待遇还不错,眼下这个官场,说一句官不聊生都没什么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位爷可没什么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观念。
甚至于,很有可能在他脑海中的重要性排名,和这个阶级划分的次序是正好相反的。
刘大川忧心忡忡的看向周辰:“这只能起到一时之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震慑的效果会越变越差,甚至是出现反弹。我需要五千名素质过硬的基层干部,才能够完成对基层政权的换血,保障赈灾粮能平稳的发放到灾民手中。”
周辰大气的说:“一个月内,我给你八千退伍老兵,他们最低都有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而且思想素质过硬,组织力和服从性强,希望你能善加运用。”
刘大川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司令,有这八千骨干,我保证把川中局面稳住。人在粮在,绝不出大乱子。”
“好,我会帮你协调各部门,以最快的效率调动各项资源,等到了四川,有什么新情况,第一时间给济南发电报。”周辰一如既往的表现了自己的大气,他将任务下放之后,就会给予属下相极大的信任与支持,这一次也不例外。
华夏几百位帝王的经历告诉他,作为一名领导者,会用人比本身有能力更重要。
就像今天这个赈灾行动,按照他的方案,直接朝地主下手,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让他们拿出粮食来填饱灾民的肚子。
要是道德绑架行不通,那就跟他们讲道理,道理也行不通,那就用物理。
这样兴许不用从外省调粮,光靠四川地主本身的存粮,就可以帮助灾民度过这场饥荒。
毫无疑问,这是最节省成本的方法,但也是一个风险极高的方案,很容易闹得川中各地一片大乱。
与之相比,刘大川的方案就稳妥的多。
同时周辰开始反思,人家信仰的是红色思想,第一时间想的是通过资源调配来解决问题。
而自己呢,第一时间想的就是抄家、摊派,这到底是怎么了?
但转头一想,自己好像也没有什么错,只是时刻牢记阶级斗争的重要性而已。
那帮地主老财,大多数都是对老百姓敲骨吸髓,他们吃饱了喝足了,养了一身膘。
现在老百姓有难,不放他们的血,放谁的血?
至于说让政府全额出资,那实则就是让全体国民共同买单,而且还会肥了当地的地主。
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和平年景就大捞特捞,到了灾荒年间,囤积居奇,还是能大捞特捞。
那革命的意义何在?
他突然醒悟过来,就算红军碰上灾荒,也不会全用自己的军粮来进行赈灾。
结果到了自己这里,刘大川就完全换了一种风格,感情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就一点都不心疼。
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周辰决定给这位西南的父母官上点强度。
喜欢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请大家收藏:(m.38xs.com)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