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二十六年初春,垂拱殿内的地龙烧得炙热。宋高宗将八百里加急的军报掷于御案,檀木桌面应声裂开细纹。
“三月之内,明州、台州、温州连遭倭寇血洗。”皇帝的声音如淬寒冰,“朕欲效秦皇遣徐福旧事,发舟师东渡,犁庭扫穴。”
韩世忠出列时铁甲铿然:“陛下,倭国距中土两千里,海路凶险远超契丹铁骑。”
“正因为凶险,才要永绝后患!”高宗拂袖而起,案头青瓷笔洗震落在地,“水师新造楼船二百艘,募死士五万,行动代号——霸王!”
满殿死寂中,陆明远轻抚袖中银针。他想起归墟见过的海流图,缓步出列:“臣请先取朝鲜。”
文武哗然。秦桧余党立即攻讦:“陆大夫莫非要效仿隋炀帝三征高丽之祸?”
“非为征伐,实为医疾。”陆明远展开随身海图,“倭寇巢穴在九州岛,而朝鲜恰如银针,可封其要穴。”他指尖点向对马海峡,“在此设立水寨,犹如针灸中的透天凉手法,既能断倭寇退路,又可抚大宋海疆。”
赵瑗忽然以剑鞘压住海图:“儿臣愿领偏师取道朝鲜,为霸王行动开路。”
四月桃花汛期,八十艘战船悄然抵达朝鲜巨济岛。高丽国使者跪迎赵瑗时,袖中落出倭国纹样的刀币。
“看来高丽早已首鼠两端。”林素问剑尖挑起刀币,“据传倭国送给高丽王室三十船白银,换取借道之权。”
陆明远在岛上发现个诡异现象:当地渔民皆患眼疾,症状与中蛊毒相似。阿青在渔村水源处找到被投入的“盲瞳草”,此草唯倭国火山岛能生长。
“他们在提前清除眼线。”赵瑗下令水师控制海峡,却见高丽水军突然倒戈。混战中,数艘挂高丽旗的龟船直冲旗舰,船头站着的竟是太医当年的药童!
“先生别来无恙?”药童咧嘴露出满口黑牙,“师父早在高丽经营二十年。”
他挥动骨笛,海中跃出无数怪鱼——这些鱼鳞片坚硬如铁,利齿能咬穿船板。水师火箭击中鱼群,爆开的毒液竟让船体开始腐蚀。
为夺立足点,宋军强攻釜山浦。倭寇在此修建的棱堡异常坚固,城墙泼水成冰,守军戴着特制的防毒面具。
“他们用了北海凝冰术。”韩世忠看着云梯在冰墙上打滑,“必是辽国余孽在暗中相助。”
陆明远注意到守军换防时总会触碰城墙某处。夜探时发现,砖缝里埋着能散发暖意的“温玉”——这是金国皇室秘藏。
“三国勾结...”赵瑗烧毁缴获的盟书,“高丽提供港口,金国输送匠人,倭寇出敢死之士。”
转折发生在第五日。当地巫女送来血书,揭露倭寇在高丽王宫地下修建毒窟。陆明远带人潜入时,看见数百高丽贵族被铁链锁着试药,其中竟包括主张亲宋的宰相!
“用他国重臣试毒,好狠的手段。”林素问斩断铁锁,宰相却癫狂大笑:“圣药已成!倭国神风即将降临!”
宰相撕开衣襟,胸口皮肤下蠕动着蛊虫:“待神风起时,尔等皆为行尸!”
陆明远银针封穴,发现蛊虫畏怕硫磺。恰在此时,观测天象的学士急报:三日后将有飓风过境,倭寇称作“神风”!
“原来所谓神风,是借飓风散播蛊毒!”赵瑗急令打造密闭舱室,却发现军中药材不足。
关键时刻,阿青想起归墟带回的龙涎藻。这种海藻遇水膨胀,能形成隔绝毒雾的屏障。众人连夜采摘沿海藻类,混入雄黄制成防护膏。
飓风来临那夜,倭寇舰队果然倾巢而出。他们在船头焚烧药草,绿色毒烟随狂风扑向宋军。涂了防护膏的将士安然无恙,高丽盟军却成片倒下。
药童在旗舰上嘶吼:“不可能!这是徐福东渡时带回的仙方!”
陆明远立于船头,任狂风吹拂青囊玉珏:“徐福带去的本是医书,是你们把它变成了毒经。”
神风过后,高丽王室被迫签订《巨济盟约》。赵瑗在釜山设立征东都护府,首条政令便是销毁所有蛊毒资料。
清理王宫地下时,发现个惊人秘密:倭寇在此培育的“尸蛊”,能让人死后继续作战。更可怕的是,他们用高丽王室血脉改良蛊虫,使其能通过血缘传播。
“必须彻底清剿。”韩世忠看着罐中蠕动的蛊王,“否则后患无穷。”
陆明远却提出不同方案。他将蛊王封入水晶匣,埋入火山温泉:“毒物至极反为药,或许百年后能救人性命。”
九月重阳,宋军完全控制朝鲜海峡。站在新建的望海塔上,能清晰看见对马岛的倭寇烽火。水师新造的霹雳炮能轰击二十里外目标,但赵瑗始终未下达渡海令。
“在等什么?”林素问擦拭着染血的长剑。
陆明远指向海图上的标注:“等倭国内乱。据商船情报,九州岛大名正在争夺蛊毒控制权。”
仿佛印证他的判断,次日清晨,对马岛升起求和的白旗。
来使是位戴天冠的神官,献上的礼单写着“仙丹百斛”。但陆明远在丹药中检出剧毒,装丹药的玉盒更是用坟土烧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