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沉入那片熟悉的混沌,马小云再次站在了系统空间那无垠的仓库入口前。与上次穿越炎黄时代时的局促和限制感截然不同,这一次,空间本身似乎都显得更为开阔、明亮,一种无形的束缚感消失了。
权限解除确认。医疗物资库,开放。
系统那冰冷而毫无波澜的提示音在意识深处响起,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权威感。
马小云深吸一口气,尽管在这里他并不需要呼吸。他的目光投向那曾经被一层模糊光幕隔绝的区域——医疗物资库。光幕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如同超级物流中心般整齐排列、高耸入云的银色货架,一眼望不到头。
他的意识如同水流般蔓延过去,瞬间被那浩瀚与精密的景象所淹没。
震撼。
纯粹的,物质与技术力量带来的震撼,冲击着他每一个感知单元。
不再是炎黄时代那只能眼巴巴看着的太阳能灯和钢铁,种子,书籍——那三样东西虽然关键,但在那个茹毛饮血的年代,能发挥的即时作用终究有限。而眼前……
左侧的货架,是无尽的药品。不是古装片里那些写着金疮药、解毒散的瓷瓶,而是极具现代工业美感的包装。整箱整箱的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胶囊,铝塑板在空间的人造光源下反射着冷冽的光。旁边是解热镇痛专区,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分门别类,标注清晰。他甚至看到了专门针对细菌感染的喹诺酮类药物,以及堆叠如山的各种维生素补充剂。这还只是口服药区。
再往深处,是注射剂的世界。安瓿瓶装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小玻璃瓶装的青霉素钠盐、链霉素,旁边配套的是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液套装、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这些东西,在马小云看来,简直是对抗这个时代平均寿命低下、一场感染就能夺走无数生命的“神器。
他的视线扫过特殊储存区,那里恒温恒湿,标识着疫苗。天花疫苗、破伤风抗毒素、白喉疫苗、甚至还有乙肝疫苗……马小云的心脏不争气地狂跳起来。有了这些,他能从源头上扼杀多少曾经肆虐人间、被视为天罚的瘟疫?这已不仅仅是治病救人,这是要改写整个文明的健康史!
狂喜如同潮水般涌来,但很快便沉淀下去,化为更为冷静的权衡。药,是救急的,是建立信任、获取话语权最直接的敲门砖。一颗阿司匹林退烧,一剂青霉素消炎,其效果在缺乏有效医疗手段的古代,无异于神迹显灵。但,一个文明的韧性,一个帝国的稳固,光靠这些“神迹”是远远不够的。它们能救一人、十人、百人,但无法系统地提升一个时代的生存能力和组织能力。
他的意识流转,离开了那片令人心潮澎湃的药品海洋,投向了另一个同样刚刚解锁的区域——书籍资料库。
这里的气氛与医疗区的冰冷科技感不同,更显沉静、厚重。书架上罗列着允许他携带的典籍,大多是系统筛选过的,以防知识爆炸带来不可控的后果。基础数学、初等物理、化学入门、农业育种、水利工程、金属冶炼基础……种类繁多,但都停留在“启蒙”和“基础应用”层面,显然是精心计算过的尺度。
够用,但还不够。马小云在心中默念。
上一次,他带去的是光的种子,是长远发展的基石。这一次,面对的是一个已经建立起庞大帝国框架的秦朝,他需要一些能更快落地、更能渗透到基层、更能激发底层力量的催化剂。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在他意识中闪现。系统只规定了携带物资的大类和总信息承载量上限,并没有精确到每一本书的标题和具体内容……这其中,是否存在一个可以巧妙利用的模糊地带?
他心神凝聚,尝试着在意识中构n本书的完整信息——不仅仅是书名,还有其内容、排版、甚至那极具时代特色的简朴封面设计。那是深植于他记忆深处,属于另一个时空的智慧结晶。
微光一闪,两本与他记忆中一般无二的书籍,悄然出现在了书籍区的角落,与其他系统允许的书籍并列在一起。它们的封面是那种典型的淡黄色牛皮纸风格,书名是醒目的红色字体:
一本是《赤脚医生手册》。
另一本,是《民兵军事训练指南》。
成功了!马小云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和踏实感。这两本“神器”,其价值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那些精密的现代药品和高深的科学着作。
《赤脚医生手册》,包罗万象,从常见疾病的诊断、中草药的识别利用,到外伤急救、针灸穴位、甚至接生和计划生育,都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插图进行说明。它不要求使用者有高深的医学理论,旨在培养能在缺医少药环境下解决问题的基层卫生人员。这简直是给秦朝这个医疗水平低下的时代,量身定做的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圣经”。
而《民兵军事训练指南》,则更侧重于组织和纪律。里面详细讲解了如何从零开始组织一支民兵队伍,如何进行队列训练、体能锻炼,如何教授简单的单兵战术动作(如利用地形地物)、格斗技巧,以及基础的火器(这个暂时用不上,但原理可以借鉴)和冷兵器使用维护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纪律、团队配合和基本的政治动员。这本书,对于提升秦军基层士兵的组织度、战斗力,或者用于训练可靠的治安、工程队伍,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