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巴士的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车轮碾过清晨的露水,将自然保护区的翠绿与溪流远远抛在身后。苏晚靠窗坐着,怀里抱着装鹅卵石的小布包,指尖反复摩挲着那块最后捡来的椭圆形白石——石头被晨光晒得微微发热,像揣着一颗小小的暖炉。她侧过头,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树木,忽然想起昨天山顶的风,还有林澈递来信封时,指尖不经意触碰到她掌心的温度,脸颊忍不住泛起浅浅的红。
“在想什么呢?”夏冉从背包里掏出一袋橘子,剥了一瓣递到苏晚嘴边,“看你盯着窗外半天了,是不是还在舍不得那片小溪啊?”
苏晚咬下橘子,酸甜的汁水在舌尖散开,她摇摇头,却又忍不住把布包往怀里紧了紧:“也不是,就是觉得这次旅行过得太快了,好像昨天才刚搭好帐篷,今天就要回去了。”
“可不是嘛!”夏冉掰着手指算起来,“捡鹅卵石、逛生态馆、爬山顶、晚上的烧烤和篝火晚会,还有你在分享会上的发言,每一件事都记得清清楚楚,感觉能记好久。”她说着,从相机里翻出昨天拍的照片,“你看这张,你在山顶张开胳膊的样子,背后全是金色的阳光,像不像要飞起来一样?”
苏晚凑过去看,照片里的自己头发被风吹起,脸上带着没来得及收敛的笑意,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铺着一层淡淡的雾蓝。林澈站在她旁边,微微侧着头,目光落在她身上,嘴角藏着浅浅的笑。她心里一动,忍不住问:“这张是谁拍的啊?”
“当然是我啦!”夏冉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我可是咱们的专属摄影师,你们俩的合影我拍了好多,回去洗出来,咱们做一本研学纪念册,肯定特别有意义。”
正说着,前排的林澈忽然转过身,手里拿着一瓶温热的牛奶,递给苏晚:“刚才在服务区买的,你早上没怎么吃早饭,喝点牛奶垫垫肚子。”他的指尖还带着牛奶盒外的余温,苏晚接过时,指尖轻轻碰了一下,赶紧低下头,小声说了句“谢谢”。
夏冉在旁边看着,偷偷朝苏晚挤了挤眼睛,憋住了笑。林澈好像没注意到两人的小动作,又从背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翻开递给她们:“这是我昨天在生态馆记的笔记,里面有导游说的动植物知识,还有一些我画的小图,你们要是有需要,可以拿去抄。”
苏晚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就看到林澈工整的字迹,旁边还画着一只小小的白鹭,翅膀展开,栩栩如生。再往后翻,有生态馆里鸟类标本的标注,有山顶观景台看到的风景速写,甚至还有一块鹅卵石的素描——正是那块像云朵的白色石头,旁边写着“苏晚喜欢的云纹石”。她心里暖暖的,指尖轻轻拂过那行字,抬头看向林澈:“你怎么连这个都记下来了?”
林澈挠了挠头,耳朵有点红:“觉得这些细节挺有意思的,记下来以后看,就能想起当时的样子。”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要是你们有想加的内容,也可以写在上面,咱们一起把这本笔记补完整。”
夏冉立刻抢过笔记本,翻到空白页:“那我要把昨天看到的小松鼠画下来!还有溪边的红色鹅卵石,我记得你说像枫叶,我也要标上。”
巴士在公路上平稳行驶,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三人身上。苏晚喝着温热的牛奶,看着夏冉在笔记本上涂涂画画,林澈在旁边偶尔指点几句,心里忽然觉得,这样的时光真好——没有作业的催促,没有考试的压力,只有朋友在身边,还有藏在心里的小小欢喜。
不知过了多久,巴士渐渐驶入市区,路边的高楼越来越多,熟悉的街道映入眼帘。苏晚看到学校门口的梧桐树时,忽然意识到,研学旅行真的结束了。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布包,里面的鹅卵石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像在跟她告别。
“到学校啦!”夏冉兴奋地收拾好背包,“下午不用上课,咱们要不要一起去文具店买材料,今天就开始做纪念册啊?”
苏晚刚想点头,就听到妈妈在车窗外喊她的名字。她拿起布包和背包,跟林澈、夏冉说了声“明天见”,就匆匆下了车。妈妈接过她的背包,笑着说:“玩得开心吗?看你晒黑了一点,不过精神挺好的。”
“特别开心!”苏晚挽着妈妈的胳膊,叽叽喳喳地说起研学旅行的趣事——从溪边的鹅卵石,到山顶的风景,再到晚上的篝火晚会,唯独没提林澈写的那封信,还有两人在溪边的约定。妈妈听着她的话,眼里满是笑意:“看来这次旅行没白去,下次有这样的活动,还让你参加。”
回到家,苏晚第一件事就是把布包里的鹅卵石倒出来,放在书桌上。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石头上,每一块都泛着淡淡的光泽——像云朵的白石、像枫叶的红石、像天空的蓝纹石,还有最后捡来的椭圆形白石,整整齐齐地摆了一排。她拿出林澈的笔记本,翻到画着云纹石的那一页,又拿出信纸,轻轻放在旁边,心里忽然有了一个想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