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孙大成已经醒了。
他睁着眼,直勾勾地盯着头顶那片熟悉的黑暗。
脑子里,一团乱麻。
昨晚的一切,像一场荒诞的梦。
那只脚……
那个想带他私奔的翠花嫂子……
那张笔迹娟秀的纸条……
三件事,拧成了一股绳,死死地勒着他的神经。
他是个男人,一个在战场上见过血,懂得用下半身思考的男人。那只脚带来的冲击,几乎让他当场失控。
可他也是个兵,一个懂得分辨真伪,习惯于分析情报的兵。
翠花嫂子不识字。
这个发现,像一瓢冷水,将他从那股邪火中暂时浇醒。
他误会了。
或者说,是他自己,从一开始就搞错了。
那份压在他心头许久的,对翠花嫂子的愧疚和亏欠,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剩下的,是一种啼笑皆非的心情和对真相的极度渴望。
到底是谁?
到底是谁在他最落魄的时候,送来了衣服和鞋子?
那个写着一手好字的人,是谁?
这个念头,压过了那只白玉般的脚,成了他此刻最想弄明白的事情。
他坐起身,黑暗中,那双在战场上练就的眼睛,锐利得像鹰。
鞋子,是小翠送的。
只要找到小翠,一切就都清楚了。
“咚咚咚!”
就在这时,房门被轻轻敲响了。
“孙姑爷,该……该用早饭了。”
是小翠的声音,带着一丝清晨的怯意。
孙大成动作一顿。
说曹操,曹操就到。
他翻身下床,三两下穿好衣服,拉开了房门。
天色蒙蒙亮,小翠提着一盏小灯笼,站在门外,昏黄的灯光照着她那张有些紧张的小脸。
“孙姑爷,早!”
“早!”
孙大成应了一声,声音有些沙哑。
他看着小翠,目光里带着审视。
他没有立刻开口问。
这里是黄家大院,到处都是眼睛和耳朵。那个黄仁贵,心思深沉得像口古井,他不想打草惊蛇。
反正中午,小翠还要来送饭。
到时候,只有他们两个人,想问什么,都方便。
“走吧!”
孙大成率先迈开步子,朝着院外走去。
小翠连忙提着灯笼,小碎步地跟在后面。
清晨的黄家大院,很安静。
空气里,飘着一股草木的清新和泥土的味道。
穿过西厢的月亮门,就是前院。
前院的饭厅里,已经点上了灯。
孙大成一脚踏进去,就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正安安静静地坐在桌边。
王玉霞。
她今天穿了一件青色的布衣,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在脑后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
桌上摆着两碗稀饭,一碟咸菜,还有几个白面馒头。
很简单的早饭。
她没有动筷子,似乎,就是在等他。
孙大成的心,没来由地漏跳了一拍。
昨晚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瞬间又涌上了脑海。
那只脚……
他感觉自己的喉咙,又开始发干。
他不敢再想,强迫自己移开目光,大步走到桌边,拉开椅子坐下。
气氛,有些凝滞。
小翠将灯笼放在角落,乖巧地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大气都不敢出。
孙大成知道,自己必须开口。
这是黄仁贵给他们定下的规矩。
他端起面前的稀饭碗,挡住了自己的半张脸,从喉咙里,含糊不清地挤出一个字。
“妈!”
声音很轻,像蚊子叫。
但在这安静的饭厅里,却清晰得像一声惊雷。
王玉霞端着碗的手,微微一颤。
她没有抬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然后便低头,小口小口地喝起了粥。
孙大成如蒙大赦。
他再也顾不上别的,端起碗,对着碗口,咕噜咕噜,狼吞虎咽。
一碗滚烫的稀饭,他三两口就见了底。
烫得他舌头发麻,喉咙里火烧火燎。
可这股身体上的疼痛,却让他心里那股无处安放的燥热和尴尬,消散了不少。
他放下碗,拿起一个馒头,就往嘴里塞。
“慢点吃!”
一道带着些许嗔怪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又不是在战场上跟人抢军粮,你吃那么快做什么?小心噎着!”
孙大成咀嚼的动作,猛地停住了。
他抬起头,正好对上王玉霞看过来的目光。
她的眼神里,没有了昨晚的惊恐和躲闪,也没有了平日里的清冷和疏离。
那是一种……很复杂的眼神。
有关切,有无奈,还有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温情。
就像一个长辈,在看着一个不懂事的晚辈。
孙大成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地撞了一下。
不疼!
但是,很异样!
他活了二十多年,除了他亲娘,从没有哪个女人,用这种语气跟他说过话。
突然间,王玉霞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妥。
她说完,就后悔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