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演唱设计:拒绝预录样带,首次合音必须面对面完成。
3. 视觉提案:歌曲封面及宣传物料需体现“双主体叙事”,禁止单方面焦点包装。
4. 传播节奏:首曝由程疏言方主导,后续联动节点双方协商推进。
每一条,都在打破行业惯例。
尤其是第四条——通常这类合作,都是顶流团队掌握首发话语权。但他偏要反着来。
因为他不要“受邀者”的身份。
他要做“共建者”。
小安看完文档,深吸一口气:“这要是传出去,估计会有人大喊‘程老师疯了’。”
“那就让他们喊。”程疏言淡淡道,“我又不是为了讨好谁才做音乐的。”
他起身走到窗边,俯瞰城市灯火。
远处霓虹闪烁,像是无数人在刷弹幕。而他和岑知韫之间的这条线,才刚刚搭上电流。
还没发声,就已经有了频率。
他调出过往互动数据图谱,系统自动生成一条曲线——
从NG花絮里的相视一笑,到杀青采访时彼此提及的名字频率,再到最近一次综艺同框时观众弹幕热词重叠率……
每一次关键节点,都触发过群体共鸣峰值。
这不是偶然。
是共振基础。
说明他们之间,早就有了一种看不见的连接。
只是以前没人敢捅破。
现在,岑知韫先出手了。
但他不会被动接招。
他会把这场合作,变成一次双向校准——用专业对冲风险,用细节掌控节奏,用艺术尊严守住边界。
小安默默整理完所有数据报告,转身准备离开。
临出门前,她回头看了一眼球哥。
他还站在窗前,逆光站着,轮廓清晰得像幅剪影。
她心里忽然冒出一句话:**哥哥终于等到一个能并肩的人了。**
然后轻轻带上了门。
工作室恢复安静。
程疏言走回主控位,摘下耳机,放在桌角。
手机屏幕还亮着,停留在那句“求之不得”的对话界面。
系统面板跳出提示:【合作进程:第一阶段完成。下一阶段待触发。】
他盯着看了两秒,嘴角微微扬起。
不是笑,是一种笃定。
像棋手落子后,听见对手回应的那一声轻响。
他知道,有些事,已经开始了。
虽然还没录音,没写词,没见人。
但频率对上了。
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窗外,城市夜景依旧流淌。
星光未至,却已有璀璨将临的征兆。
一切尚未开始,却又仿佛早已共振。
喜欢光影之下,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请大家收藏:(m.38xs.com)光影之下,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