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从卫衣下摆渗出来,一滴一滴落在地板上。
程疏言靠着墙,右手撑在瓷砖面,左手指节发白地掐着右膝。他低头看了眼,纱布已经被染红一角,像一朵开得不吉利的花。
小安第一个冲过来,手里抓着消毒湿巾和创可贴,“哥!又裂了?”
“没事。”他声音压得很低,“就是刚才走位太急,落地重了。”
周默站在两步外,没说话,眼神扫过地上的血点,又看向程疏言的脸。那张脸还算平静,但额角有细汗,呼吸比平时快半拍。
“还有四十七分钟登台。”周默说,“你现在疼不疼?”
“疼。”程疏言点头,“但还能动。”
小安手忙脚乱地掀开裤管重新包扎,一边嘀咕:“都说了别练那么狠,彩排都过了还加三遍……”
“过是过了。”程疏言闭上眼,“可我知道哪里还能更好。”
他说完,抬手摸向耳麦,轻轻一按。
【星轨回响系统】启动。
脑海里瞬间响起一阵模糊的声浪——掌声、尖叫、欢呼混成一片,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却又清晰可辨。这是系统自动采集的观众入场情绪白噪音,专为安抚临场焦虑设计。
他的呼吸慢慢稳了下来。
眼前浮现出一段段画面:腾空翻转的轨迹、高音破音的时间点、AR水墨炸开的帧数。系统把整场表演拆解成三百二十七个节点,每一个都标注着“已校准”。
肌肉记忆开始回应。
他记得最后一次完美卡点时,身体是怎么顺着鼓点跃起的,膝盖是怎么在空中绷直的,声音是怎么撕开夜幕的。
“细节复盘完成。”系统提示音响起,“当前状态:可控。”
程疏言睁开眼,伸手接过小安递来的星月耳钉,换下演出用的银环。这是他唯一的仪式感——戴上它,才算真正进入自己的节奏。
“我要静五分钟。”他说,“谁也别跟我说话。”
说完,他摘下耳麦,盘腿坐在角落的折叠椅上,双掌交叠放在膝盖上,闭眼调息。
后台的声音一下子涌进来:对讲机噼啪响、工作人员跑动的脚步、隔壁节目组的音乐声此起彼伏。有人喊“一号候场准备”,有人催“补妆速来”,乱糟糟的。
程疏言忽然抬起右手,做了个“暂停”的手势。
动作不大,但周围人一下就懂了。
小安立刻搬了把椅子挡在他前面,周默朝路过的人摆手示意绕行。几秒后,这片区域安静下来。
他重新戴上耳麦,系统切换至【备战模式】。
倒计时:46分12秒。
观众入场率:98.7%。
弹幕情绪分析:正面占比89.3%,关键词高频词是“等你”“零点见”“踏碎冰碴”。
他嘴角动了一下。
不是笑,是肌肉放松的信号。
接着他站起来,脱掉沾血的卫衣,露出里面黑色紧身训练服。活动肩颈,压腿,原地小跳测试膝盖承重。
每一下都卡在脑内的节拍器上。
小安掏出手机录了一段视频,剪了个五秒片段发到粉丝群,配文:“疏言哥状态在线,别担心。”
不到一分钟,群里炸了。
“看到血痕我差点哭出来。”
“他真的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吗?”
“李奶奶团刚直播完,说要带着广场舞队熬夜守零点,跳《孤勇者》给他打气。”
小安一条条念给他听。
程疏言听着听着,忽然问:“李奶奶他们……真这么干?”
“真的!”小安眼睛亮着,“她们还做了灯牌,写着‘疏言不怕,我们都在’。”
程疏言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节有点肿,虎口磨破了皮。这些伤都不是今天才有的,是过去三十七天一点一点攒下来的。
可现在,有人愿意为了他熬夜,为了他跳舞,为了他说“不怕”。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戴上耳麦。
系统提示:【检测到稳定情绪共鸣,共鸣值小幅上升】
“周默。”他开口。
“在。”
“审查组有没有再提换开场的事?”
周默顿了顿,“提了。说怕AR主机不稳,想让相声组合先顶十分钟。”
“然后呢?”
“我说不行。”周默冷笑一声,“我说主机要是炸了,算我的责任。但他们得想清楚,跨年晚会三十年了,什么时候轮到相声压轴过?”
程疏言笑了。
是真的笑了。
不是应付镜头的那种,是从喉咙里滚出来的笑声。
“你还挺能扛事。”
“我不扛你扛?”周默瞪他一眼,“你要是倒在这儿,我下半辈子都得被人骂‘捧杀艺人第一人’。”
小安插嘴:“哥,你说句话嘛,到底紧不紧张?”
程疏言沉默了几秒。
“紧张。”他说,“心跳快,手心出汗,膝盖像被刀片刮。但我更怕一件事。”
“什么事?”
“怕站上去之后,观众觉得不过如此。”
空气安静了一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