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队出发倒计时归零的晨光,为星韵草甸镀上一层温暖的淡金 —— 停机坪上,跨星宇探索舰的淡蓝防护盾与 34 方宇宙的本源光芒交相辉映,木灵成树的枝叶垂落淡绿能量,与暗物质精灵的淡黑粒子缠绕成 “共生启航阵”,阵中央的跨星宇共生徽章悬浮半空,泛着融合了 34 种能量的七彩微光。
星萌芽身着本源适配防护甲,手中握着徽章走向舰桥,身后跟着墨维芽、辛明、陨维芽与 34 方宇宙的守护者代表。“以星宇共生之名,向星宇 A 进发!” 她将徽章嵌入舰体能量接口,徽章的光芒瞬间融入舰芯,探索舰的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缓缓升空。6 个星宇锚点同步释放淡金能量,通过通道首段锚点织成 “能量护航带”,像一条金色的纽带,牵引着探索舰驶向跨星宇通道;雾维芽带领的支援队已在通道外围布设 20 个 “流动能量中继站”,淡雾蓝能量在中继站顶端闪烁,确保航行中的信号与能量传输零间断。
探索舰驶入通道的瞬间,舷窗外的景象从星宇光带变为淡蓝与淡黑交织的能量流 —— 暗物质粒子随通道能量缓缓流动,律维芽的 “跨星宇频率同步仪” 屏幕上,频率曲线稳定在 4.7Hz,偏差仅 0.03Hz。“按当前速度,12 天后可抵达星宇 A。” 辛明调出导航系统,3 个中转站的坐标在星图上清晰标注,“首个中转站距此 30 光年,预计 6 小时后抵达,需补充一次暗物质能量。”
航行至第 5 小时,通道突然剧烈震动 —— 淡黑的暗物质粒子形成漩涡状 “乱流”,猛地撞击舰体防护盾,屏幕上的防护盾能量从 100% 骤降至 92%,频率同步仪的偏差瞬间扩大至 0.1Hz。“是暗物质密度突变引发的乱流!” 墨维芽立刻打开舱内的 “暗物质精灵收容盒”,3 只淡黑光球状的精灵快速飞出,围绕舰体形成 “粒子共振圈”—— 精灵们的能量与乱流产生对冲,漩涡的旋转速度逐渐减缓;律维芽趁机将同步仪频率微调至 4.72Hz,偏差重新缩小至 0.02Hz;陨维芽则启动 “防护盾应急修复模块”,淡金的反混沌能量顺着舰体纹路流淌,防护盾能量在 5 分钟内回升至 98%。
“星宇 A 传来紧急信号!” 辛明的监测屏突然亮起,沧澜的全息投影带着焦急:“混沌流变异出‘抗暗物质因子’,我们仿制的抑制装置效率从 95% 降至 60%,本源核心区的侵蚀痕迹又扩大了!废弃实验区还在每天释放 10 单位变异混沌流,防御盾最多撑 3 天!”
辛明快速解析信号附带的混沌流样本数据,眉头紧锁:“抗暗物质因子是混沌流与星宇 A 液态本源长期接触形成的,常规混合能量无法识别它。必须在混合能量中加入‘星宇 A 本源萃取液’,才能重新激活抑制效果!” 星萌芽立刻对着通讯器回应:“沧澜,传输本源萃取液的能量参数,我们在舰上改造抑制装置!”
陨维芽立刻带领技术组拆解 1 台抑制装置,将星宇 A 本源萃取液的模拟配方(根据参数合成)注入装置核心;辛明优化 “因子识别模块”,加入 “抗暗物质因子特征码”;墨维芽则用暗物质能量调试装置输出频率 ——1 小时后,首台 “适配型抑制装置” 完成改造,测试数据显示 “抑制效率回升至 92%,可精准锁定变异混沌流”。探索舰抵达首个中转站时,100 台适配型装置已改造完毕,为后续抑制战做好准备。
中转站的能量补给却遭遇波折 —— 补给接口处的淡蓝能量紊乱,辛明检测发现 “接口被通道残留的混沌粒子污染,导致能量传输通道堵塞”。陨维芽取出 “反混沌清洗剂”,将淡金反混沌能量与星宇 A 模拟本源能量按 1:1 混合,用专用喷头清洗接口;墨维芽则在接口周围布设 “暗物质隔离膜”,淡黑能量形成透明屏障,防止粒子再次附着。2 小时后,补给接口恢复正常,探索舰的能量储备重新满格,继续向星宇 A 航行。
航行第 10 天清晨,探索舰终于驶出跨星宇通道,星宇 A 的本源景象映入眼帘 —— 整片星宇被淡蓝的液态本源能量覆盖,却有近 30% 区域泛着暗金浊色,远处的本源核心区被淡黑的混沌雾笼罩,隐约可见淡金防御盾的微光。沧澜带领星宇 A 的 “液态本源舰” 编队前来接应,舰体的淡金能量与探索舰的淡蓝能量交汇:“混沌流已逼近核心区 1 光年,防御盾能量只剩 53%,你们再晚来 1 天,核心就危险了!”
星萌芽立刻在探索舰召开 “混沌抑制紧急会议”,敲定四步计划:“第一步,辛明与星宇 A 的监测团队对接,用我们的跨星宇监测技术,构建全域混沌流监测网,实时标注浓度与轨迹;第二步,陨维芽带技术组,在核心区周边 500 公里布设 500 台适配型抑制装置,形成环形抑制带;第三步,墨维芽和星宇 A 的暗物质学者合作,从本地暗物质中提取能量,补充混合能量储备;第四步,我和沧澜带领防御组,用共生能量加固核心防护盾,抵御混沌流冲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