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韵草甸的晨光中,木灵成树的枝叶仍泛着庆典残留的淡彩微光 —— 跨星宇永续共生的欢呼尚未完全消散,监测中心的警报声却突然打破平静。辛明盯着监测屏上跳动的异常曲线,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将未标注星域的波动数据放大:“2.3Hz 低频本源波动,含星核族能量特征,范围正以 0.2 光年 / 天扩大,不是混沌信号,是本源失衡!”
他立刻调出跨星宇监测网的深层日志,发现这处被暂命名 “星尘域” 的星域,早在百年前就被星核族日志标注为 “本源多样性实验区”,却因混沌入侵中断监测。“星萌芽队长,必须立刻召开应急会议!” 辛明的通讯器接通星萌芽的终端,屏幕上浮现出她刚从庆典场地赶来的身影,星萌杖顶端的淡绿能量随情绪微微闪烁。
37 方联盟的全息投影在监测中心快速汇聚,星宇 E 的幽云看着波动图谱,眉头微蹙:“星核族曾试图培育‘星尘本源’,星尘域就是实验体。波动是本源种子未完全激活导致的失衡,若不干预,15 天后星尘风暴会突破域界,影响周边星宇的本源稳定。”
“我是星尘域的临时守护者尘曦,星核族的后裔。” 一道淡银身影突然加入投影,尘曦周身萦绕着细碎的星尘颗粒,“星尘域的本源呈颗粒态,失衡已引发 3 光年直径的星尘风暴,吞噬了 80% 的本源结晶矿,常规防护设备会被星尘颗粒吸附能量,必须针对性改造。”
会议最终确定 “星尘域探索与本源平衡计划”:探索队由星萌芽、墨维芽、辛明、尘曦组成,乘坐星尘适配探索舰;陨维芽带领技术组研发 “跨星宇本源平衡仪”;沧澜与云泽在星尘域周边布设 20 个能量中继站,确保能量传输。72 小时后,探索舰必须启程。
探索舰的改造在星韵草甸的船坞连夜推进 —— 陨维芽将星宇 B 的晶态粉末与星宇 C 的气态过滤膜按 2:1 混合,制成 “星尘防护涂层”,喷涂在舰体表面;墨维芽拆解探测仪,植入尘曦提供的 “星核族本源识别芯片”,将波动解析精度提升至 0.001Hz;辛明则在导航系统中加入 “星尘密度预判模型”,可提前规避高浓度星尘带。
“星尘颗粒会吸附本源能量,防护盾消耗会加快 30%,只能用星尘域的本源结晶补充。” 尘曦在舰桥调试能量转换器,将一块淡金结晶放入卡槽,屏幕显示 “能量转化率 85%,可支撑舰体 3 小时续航”。72 小时后,探索舰缓缓升空,身后跟着 3 艘满载本源结晶样本的支援舰,跨星宇能量中继站的淡蓝光带已在星空中铺就一条通往星尘域的航线。
驶入星尘域的瞬间,舷窗外的景象从星宇光带变为淡银星尘的海洋 —— 颗粒随本源波动形成流动的星尘带,远处的星尘风暴像淡金漩涡,表面迸射的能量火花照亮了整片星域。辛明的监测仪显示 “星尘浓度 0.8kg/m3,本源波动 2.4Hz,防护盾能量消耗速度比预计快 32%”,舰体表面的防护涂层已吸附一层淡银颗粒,像裹了层薄纱。
“启动颗粒过滤模块!” 墨维芽按下控制键,舰体两侧弹出淡蓝的网状过滤装置,将吸附的星尘颗粒收集到专用容器中;尘曦则操控探索舰转向左前方:“10 光年外有本源结晶矿带,那里的结晶能补充能量,是我们的第一站补给点。”
推进至矿带时,辛明的监测仪突然报警:“前方 500 公里处,星尘浓度骤升至 2.5kg/m3,是星尘漩涡!” 淡银漩涡直径达 100 公里,舰体瞬间被引力捕获,防护盾能量从 100% 骤降至 92%。“用星尘本源能量反向推进!” 尘曦大喊,她取出一块本源结晶注入转换器,淡银能量从舰尾喷出,与漩涡引力形成对冲;星萌芽同步联系支援队,沧澜通过能量中继站输送星宇 A 的液态能量,增强推进力。
15 分钟后,探索舰终于挣脱漩涡引力,辛明的监测屏显示 “星尘漩涡清除率 100%,舰体能量剩余 82%”。当他们抵达矿带,淡金的本源结晶在星尘中闪烁,岩维守护者操作固态能量钻采集结晶,注入舰体能量舱 —— 防护盾能量迅速回升至 95%,辛明松了口气:“能量补给方案可行,接下来可以向核心区推进。”
星尘域核心区的景象远比预想的震撼 —— 星核族遗留的 “本源种子激活装置” 半埋在星尘颗粒中,装置高 50 米,表面刻满星核族符文,仅 30% 泛着淡银微光,未激活的部分正泄漏本源能量,形成肉眼可见的能量波纹。尘曦走上前,指尖贴在装置表面,淡银能量注入后,符文亮起的比例提升至 50%:“装置需要 37 方星宇的本源能量,再混合星尘域的本源结晶能量,按 1:1 比例注入,才能完全激活,形成平衡场稳定本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