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丫头,你可算回来了。” 老太太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悦,“听说你今天带明薇去静心寺了?”
苏婉福了福身,恭敬地回道:“是,母亲。女儿想着带薇儿出去散散心,顺便求菩萨保佑她平安。”
“散心?” 老太太冷笑一声,“我看你是心里不安,想求神拜佛,给她改改命吧?”
苏婉心里一紧,连忙道:“母亲说笑了,女儿不敢。”
“不敢?” 柳姨娘在一旁适时地开口,声音柔弱,“姐姐也是一片好心,只是……只是老太太也是为了府里好。毕竟,大小姐这情况……总留在府里,怕是对大家都不好。” 她说着,偷偷抬眼看了看老太太的脸色。
老太太果然顺着她的话头说道:“如眉说得对。明薇这孩子,三岁了还不会说话,不是个好兆头。我已经让人打听好了,城外三十里的那个庄子,环境清幽,适合养身体,就让她去那里住些日子,说不定换个环境,就能好了呢?”
这话听起来像是为明薇好,实则就是要把她送走,眼不见为净。
苏婉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猛地抬起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母亲!薇儿还小,离不开母亲!再说,庄子里条件简陋,哪有府里方便?求母亲收回成命!”
“哼,简陋?那庄子是我特意挑的,有专人伺候,怎么会简陋?” 老太太沉下脸,“我也是为了她好,为了咱们明家好!你怎么就不懂事呢?”
“母亲!” 苏婉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薇儿她……” 她差点就把明薇在寺庙里出声的事说出来,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知道,现在说出来,老太太和柳姨娘未必会信,说不定还会说她为了留住女儿撒谎,反而更糟。
“姐姐也别太难过了。” 柳姨娘假惺惺地劝道,“老太太也是一片苦心。再说,又不是永远不回来了,等大小姐好了,自然就能回府了。” 她心里却在想:“最好一辈子别回来!死在庄子里才好!”
苏婉气得浑身发抖,却又不知该如何反驳。老太太是长辈,她不能顶撞;柳姨娘的话看似温和,却句句都在往她心上扎。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是明砚之回来了。
“父亲回来了!” 柳姨娘眼睛一亮,连忙迎了上去,脸上堆起笑容,“老爷,您可回来了。老太太正跟姐姐商量大小姐的事呢。”
明砚之皱了皱眉,他今天在户部忙了一天,身心俱疲,听到“商量大小姐的事”,心里顿时升起一股烦躁。
“怎么了?” 他走进屋,看到苏婉苍白的脸色和老太太阴沉的脸,心里大致有了数。
老太太见儿子回来了,语气缓和了些:“砚之,你回来了正好。我跟你说,我想把明薇送到城外的庄子上养些日子,换个环境,说不定对她开口说话有好处。”
明砚之果然皱起了眉:“母亲,薇儿还小,去庄子上不方便,再说,府里的大夫看着也方便些。” 他虽然也觉得这个女儿“不开窍”,心里有些失望,但终究是自己的骨肉,让她小小年纪就去乡下庄子,他也舍不得。
“方便?我看是你被苏婉迷昏了头!” 老太太不满地说道,“这都三年了,药吃了多少?有用过吗?留在府里,除了让大家心烦,还有什么用?”
“母亲!” 明砚之的语气也沉了下来,“薇儿是我的女儿,我不想送她走。”
苏婉没想到丈夫会站在自己这边,眼里顿时燃起了希望。
柳姨娘见情况不对,连忙又开口:“老爷,老太太也是为了大小姐好。您想啊,庄子上空气好,又安静,没有府里这么多烦心事,大小姐说不定真的能好起来呢。再说,有专人伺候,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明砚之还想说什么,却被老太太打断:“这事我已经决定了!就这么办!三天后,就让人送明薇去庄子!” 老太太语气坚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明砚之看着母亲强硬的态度,又看了看一旁垂泪的苏婉,心里一阵为难。他知道母亲的脾气,一旦决定的事,很难更改。
苏婉的心彻底沉了下去,她踉跄着后退一步,脸色白得像纸。
就在这僵持不下的时刻,一个小小的身影,跌跌撞撞地跑进了院子。
是明薇。
她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东跨院跑了出来,一路打听着找到了正院。小小的身子跑得气喘吁吁,脸上还带着泪痕,显然是急哭了。
“薇儿?” 苏婉又惊又喜,连忙跑过去抱住她,“你怎么来了?谁让你跑出来的?”
明薇扑进母亲怀里,抬起头,大眼睛里满是泪水,看着上首的老太太,又看了看柳姨娘,然后,她张开嘴,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一个模糊却清晰的音节:
“不……”
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屋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所有人都愣住了。
老太太脸上的怒气僵住了,柳姨娘的笑容凝固在脸上,明砚之更是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