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八日的午后,阳光把高三(2)班的窗台晒得暖洋洋的。陈老师抱着一摞教案走进教室时,教室里还残留着午休后的慵懒气息,直到她笑着说出 “要组建班级文化小组,自愿报名组队”,空气瞬间变得活跃起来。
苏松几乎是立刻看向白墨,两人眼神一对,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期待 —— 这正是 “扶苏诗社” 从构想落地的好机会。没等他起身,尤龙已经像一阵风似的跑过来,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苏松!咱们肯定要一起组队啊!还有白墨、宋子充,咱们四个之前都商量好诗社的事了,正好趁这个机会定下来!”
她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周围几人听见。贺花抱着她的汉元素手账本,从斜前方的座位走过来,温柔地笑:“我可以加入吗?之前跟白墨聊过诗社的想法,我还想把汉元素设计融入进去,比如做些《诗经》主题的发簪、手帕,活动的时候大家用得上。”
“当然可以!” 尤龙立刻拍板,又转头看向坐在最后一排的宋子充,“宋子充,你肯定要跟我们一起啊!你懂那么多《诗经》植物知识,还能整理资料,少了你可不行!”
宋子充从习题册里抬起头,目光扫过苏松、白墨,最后落在尤龙期待的脸上,轻轻点了点头:“我没问题。我整理的《诗经植物考》资料,正好可以作为小组的初始素材。”
还差一个人。苏松下意识看向教室后门,昨天宋子都分享摄影作品时,曾说过想把照片和《诗经》结合,此刻他正靠在窗边,手里转着相机,眼神看似漫不经心,却时不时往这边瞟。
白墨会意,走上前轻轻敲了敲宋子都的桌子:“宋子都,要不要加入我们小组?你的摄影技术那么好,正好可以帮我们拍‘诗经诗景’,以后做活动展示、资料配图都能用得上。”
宋子都停下转相机的手,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不羁的笑:“行啊,正好我最近想拍一组《诗经》主题的写真,跟你们合作,还能省去找模特的功夫。” 他说着,目光扫过六人,最后落在宋子充身上,“堂弟,以后整理资料可得多跟我配合,别总闷不吭声的。”
宋子充没接话,却微微颔首,算是默认。陈老师看着这边自发聚齐的六人,笑着走过来:“看来你们早就有想法了?正好,咱们班就按六个小组划分,你们这组就负责‘《诗经》文化研究’吧,后续有班级文化活动,也可以由你们牵头策划。”
得到老师的认可,六人都难掩兴奋。放学后,他们约在学校的桂花树下,围坐在石桌旁,正式开始讨论小组的分工和诗社的初步规划。石桌上摊满了各种东西 —— 苏松的牛皮笔记本、白墨的社团章程草案、贺花的汉元素设计图、宋子充的植物资料册,还有宋子都随手放在旁边的相机,尤龙则从书包里掏出几颗桂花糖,分给大家。
“咱们先把分工明确下来,这样后续做事才有效率。” 白墨先开口,把章程草案铺在石桌上,“我之前列了个初步的分工表,大家看看有没有要补充的。”
草案上,苏松的名字后面写着 “文字记录、诗歌创作”,白墨是 “统筹协调、活动策划”,尤龙是 “场地申请、活动组织”,宋子充是 “资料整理、知识科普”。贺花看着草案,轻轻补充:“我可以负责‘汉元素设计、传统文化推广’,比如设计小组的专属徽章、活动时的汉元素服饰,还能给大家讲些《诗经》里的传统礼仪。”
宋子都接过笔,在自己名字后面添上 “摄影记录、视觉设计”:“我除了拍‘诗景’,还能做活动海报、资料配图,比如把宋子充整理的植物资料和我的照片对应起来,做成图文手册,大家看起来更直观。”
苏松把这些补充都记在笔记本上,字迹工整:“这样分工就很全面了。接下来,咱们得定个近期目标,比如先整理出一份《诗经》基础资料册,包括常见篇目、植物知识、文化背景,再设计好小组徽章,等这些做好了,就可以申请正式成立诗社了。”
“徽章设计我来!” 贺花立刻举手,从手账本里翻出几张草图,“我之前画了几个扶苏树的图案,有的是简约线条,有的加了《诗经》句子,大家看看喜欢哪个?”
草图里,最受欢迎的是一幅简约的扶苏树图案,树干上缠绕着细小的藤蔓,藤蔓上点缀着 “山有扶苏” 四个字,字体是柔和的隶书。尤龙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好看!既简单又有辨识度,做成徽章戴在身上,别人一看就知道咱们是‘扶苏诗社’的!”
宋子都也点头:“这个设计适合做视觉元素,后续我做海报、配图,都可以用这个扶苏树图案做统一风格,显得更专业。”
宋子充从资料册里拿出一张打印纸,上面是他整理的 “扶苏树文化内涵”:“扶苏树在《诗经》里象征美好、坚韧,咱们可以把这个内涵写进诗社的宗旨里,比如‘以诗为友,如扶苏般向阳生长’,既贴合名字,又有积极的意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