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朱巴的雨季刚过,尼罗河的浊浪拍打着河岸,把黑泥冲上滩涂。李伟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泞下车时,裤脚瞬间沾满泥浆——联合国的越野车刚停稳,就看见两个手持长矛的部落青年正对着一群蹲在地上的人嘶吼,他们脚下的土坑刚挖了一半,里面的积水混着血丝。
“是丁卡族和努尔族的人,”前来接应的联合国专员艾哈迈德脸色发白,“都想在这片河滩种玉米,为了水源吵了三天,昨天已经打起来了。”他指着远处的难民营,塑料布搭的帐篷在风里摇晃,“里面有两百多个孩子,再抢不到水,下周的口粮都成问题。”
沈亦舟刚展开南苏丹农业地图,指尖就戳在“尼罗河下游滩涂”的标注上:“这里的黑泥富含有机质,但雨季排水差,种玉米容易烂根。倒是适合种茶——春芽茶的根系耐涝,刚好能利用河滩的水源。”他抬头看向争执的人群,“但前提是,他们得先放下长矛。”
奥马尔和马赫迪扛着铁锹走在前面,曾经的叛军制服换成了印着“春芽”的工装。“交给我们。”奥马尔拍了拍丁卡族首领的肩膀,用当地土语喊了句,“我以前也为了一口水跟人拼命,现在种茶,每天都能喝上干净水。”他掀开帆布包,里面的春芽茶罐在阳光下闪着光,“这是达尔富尔的水种的茶,比尼罗河的水还甜。”
周小雨的直播镜头刚架好,弹幕就涌了进来。“这场景好熟悉,跟当初达尔富尔的部落冲突一模一样!”“李老师快开‘战地厨房’,用美食化解矛盾才是王道!”“我捐的便携式抽水机到朱巴港了吗?是带过滤功能的!”李伟刚拿起手机,就看见“基建工程师阿磊”的ID带着物流截图刷屏:“抽水机走的苏伊士运河-红海航线,清关用了两天,今天下午就能送到!”
“开灶!”李伟转身对沈亦舟喊,“去河边捞几条尼罗河鲈鱼,咱们做‘茶香烤鱼’——用春芽茶的茶梗去腥,比他们烤的生鱼香十倍。”他刚蹲下身捡柴火,就看见个扎着脏辫的小女孩抱着个破陶罐跑过来,罐子里装着半罐浑浊的水,小心翼翼地递到他面前:“老师,水……干净的。”
陶罐里的水还飘着沙粒,李伟却接过来一饮而尽。小女孩眼睛瞬间亮了,拉着他的衣角往难民营跑:“妈妈说,肯喝我们水的人,都是好人。”帐篷里,十几个营养不良的孩子正趴在地上画画,纸上的“河流”是歪扭的蓝线,“庄稼”是扎着绿彩笔的木棍——那是他们想象中的“能长水的植物”。
沈亦舟已经提着两条尼罗河鲈鱼回来,粉丝捐的不锈钢烤架刚支起来,炭火就烧得噼啪响。“鲈鱼富含Omega-3脂肪酸,能改善孩子的营养不良,”他用茶梗擦拭鱼身,“春芽茶梗里的茶多酚能去腥,还能抑制细菌,比用盐更健康。”
“还是你想得周全。”李伟撒上从达尔富尔带来的沙棘粉,“这是沙漠里的‘维生素炸弹’,加在烤鱼上,孩子们爱吃,还能补营养。”他把烤架转向争执的人群,“都过来尝尝!吃饱了,咱们一起解决水和地的问题。”
直播镜头里,鱼皮烤得金黄酥脆,茶香混着肉香飘出去,原本对峙的部落青年们不自觉地往前凑。“厨房杀手阿梅”的ID带着流口水的表情包跳出来:“我记下来了!鲈鱼开背、茶梗塞腹、沙棘粉撒表面!这次我买了电烤箱,再也不用担心烤焦了!”
“阿梅你先别惦记烤鱼。”“农业专家阿谷”的ID弹出,附带一张春芽茶南苏丹种植方案,“这里的黑泥虽然肥,但pH值偏高,我捐的土壤改良剂已经在运输途中了——里面有腐殖酸和硫磺粉,能调节酸碱度,茶苗成活率能提高60%。”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我联系了云南农科院,他们有耐涝的春芽茶变种,种苗下周空运到朱巴。”
“我来解决灌溉问题!”“基建工程师阿磊”接着刷屏,“除了抽水机,我还捐了十套简易滴灌带和太阳能水泵——南苏丹光照足,太阳能水泵不用接电,刚好能抽尼罗河的水浇茶苗。安装教程我已经发给沈老师了,简单易懂!”
丁卡族首领咬了一大口烤鱼,茶香味在嘴里散开,突然把长矛往地上一插:“这茶……真的能在河滩种?”他指着难民营的孩子,“如果种茶能让他们不用再抢水,我愿意试试。”努尔族首领也点了点头,手里的弯刀慢慢放进刀鞘:“但要平分水源,平分茶叶的钱。”
“不仅平分,还要一起种,一起卖。”李伟蹲在地上画了个圈,“这里种茶苗,这里建晒茶场,这里搭茶叶加工厂——丁卡族擅长耕种,努尔族擅长捕鱼,咱们可以用茶叶换鱼,再也不用为了水打架。”他打开手机,里面是达尔富尔茶苗区的照片,“这是奥马尔和易卜拉欣的部落种的茶,以前他们也是敌人。”
照片里,曾经的敌对部落首领并肩浇茶苗的画面,让两个首领都沉默了。那个送水的小女孩突然跑过来,把画着“绿木棍”的纸贴在李伟手上:“老师,茶苗……能长这么高吗?”李伟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能,比你家的帐篷还高,还能开白色的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