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整理完设备保养计划,林晓棠本想趁着周末在家织手套、陪母亲聊聊家常,却被家属院主任李婶的敲门声打乱了计划。
“桂兰在家不?”李婶人还没进门,声音先传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红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家属院文艺汇演通知”。“下周六咱们家属院要搞文艺活动,厂里还会来人看,每家至少出一个节目,唱歌、跳舞、讲故事都行,你们家商量商量,看看谁上。”
刘桂兰连忙迎上去,接过红纸看了看,笑着说:“这是好事啊!正好让孩子们热闹热闹。晓梅,你不是在学校学过唱歌吗?要不你去表演一个?”
林晓梅眼睛一亮,刚想答应,却又有点怯场:“我……我怕唱不好,被人笑话。”
“怕啥!咱们就是图个热闹。”李婶拍了拍林晓梅的肩膀,又看向林晓棠,“晓棠现在是厂长办公室的人,有文化又能干,要不你也出个节目?朗诵个诗歌啥的,肯定受欢迎!”
林晓棠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摆手:“李婶,我不行,我从小就不会这些,而且我嘴笨,一上台就紧张,肯定会搞砸的。”
她是真不想去——现在赵莉莉正盯着她找毛病,要是在文艺活动上出了风头,指不定又会被说“爱表现”“想巴结厂里领导”;可要是表现不好,又会被嘲笑“没本事还装清高”,左右都不讨好。倒不如安安静静待在家里,省得惹麻烦。
“怎么不行啊?”刘桂兰也劝道,“你上学的时候不还在班里朗诵过课文吗?当时老师还夸你读得好呢。现在不过是在家属院表演,都是街坊邻居,没人会笑话你的。”
“就是啊,晓棠。”李婶也帮腔,“你现在是咱们家属院的骄傲,要是你能上台表演,咱们家属院也有面子。而且厂里来人看,你表现好了,对你以后在厂里发展也有好处。”
林晓棠还是犹豫:“可我真的没准备,而且我周末还要织手套,张婶和陈姐还等着呢。”
“手套什么时候织都行,文艺活动一年就一次。”刘桂兰拉着她的手,语气诚恳,“晓棠,妈知道你怕出风头,可有时候适当表现自己,不是坏事。你在厂里做得好,在家属院也该让大家看看你的本事,省得总有人背后说闲话。”
母亲的话戳中了林晓棠的心思——她想起赵莉莉说她“装柔弱”“没真本事”,心里的那点抵触渐渐松动了。或许,这确实是个机会——不用靠吵架,不用靠辩解,只要在活动上好好表现,就能让大家看到她的另一面,也能让那些质疑她的人闭嘴。
“那……我再想想。”林晓棠没直接答应,心里却开始盘算起来。
李婶见她松口,笑着说:“行,你慢慢想,明天晚上之前告诉我就行。我再去别家问问。”说完,就拿着红纸去了隔壁。
李婶走后,刘桂兰又劝道:“晓棠,听妈的话,去试试。就算表现不好也没关系,咱们尽力了就行。而且有妈和你妹给你加油,你肯定能行。”
林晓梅也凑过来说:“姐,你去嘛!你要是表演朗诵,我就去唱歌,咱们姐妹俩一起上台,多好啊!”
看着母亲和妹妹期待的眼神,林晓棠心里的犹豫渐渐消失了。她深吸一口气,点点头:“好,我去。不过我就朗诵一首短诗,简单点就行。”
“太好了!”刘桂兰和林晓梅异口同声地说,脸上满是开心。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棠每天晚上都抽出时间练习朗诵。她选了一首简短的《沁园春·雪》,先把诗背熟,再对着镜子练习语气和表情,刘桂兰和林晓梅就在旁边当观众,帮她指出不足。
“姐,你这里语气可以再激昂一点,这样更有气势。”林晓梅认真地说。
“对,眼神要坚定,别总低着头。”刘桂兰也补充道。
在家人的鼓励下,林晓棠的朗诵越来越熟练,心里的紧张也缓解了不少。
周五晚上,李婶又来家里,问她们准备得怎么样了。林晓棠说自己准备朗诵《沁园春·雪》,李婶高兴地说:“这首诗好!有气势,肯定能镇住场。我已经把节目单报给厂里了,你排在第五个,到时候别紧张。”
“好,我知道了。”林晓棠点点头,心里却还是有点打鼓。
第二天早上,林晓棠特意穿上母亲新做的蓝布褂子,还梳了个整齐的辫子。刘桂兰看着女儿,笑着说:“真精神!肯定能表演好。”
家属院的活动场地设在院子中央,搭了个简单的舞台,周围摆了不少椅子,厂里的领导和同事也来了不少。林晓棠刚走到场地,就看到陈姐和王姐,连忙走过去打招呼。
“小林,你也来了!听说你要表演朗诵?”陈姐笑着说,“我们都等着看呢,肯定能行!”
“谢谢陈姐,我会努力的。”林晓棠笑着说。
正说着,赵莉莉也来了,她穿着一身新衣服,手里拿着一把扇子,看样子是要表演跳舞。看到林晓棠,她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林晓棠,你也来表演啊?别到时候紧张得忘词,丢了厂长办公室的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